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16378299" ["articleid"]=> string(6) "755687" ["chaptername"]=> string(23) "第1章 大山的孩子" ["content"]=> string(6391) "

今年北方的雨季,烦得很,雨水总是不够畅快,像极了老头子的嘘嘘,淋漓不净,刚来,却又没有几个意思。

郑华强下了公交车,掏出了裤子口袋里的地图,地图在口袋里已经折的皱皱巴巴,还带着略微的潮湿,郑华强把地图轻轻的甩开,比例尺的一角已经模糊不清,看下来还有个三四公里,大抵是一段泥泞的山路吧!

雨后的路,竟没有想象中的湿滑,倒是走过去,留下一串串犯罪痕迹;说是山路,也并不准确,长庙算是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子,有百户人家,村路明显经历过无数次的铺垫了,对,铺了又垫,垫了又铺,用的泥土混合着煤渣,这是千玺年后常规的修路手段,靠近城市的沥青,再是煤渣,再到村里就是土,有些夹杂着石头。

去往长庙的路曲折向上,其间煤渣有大有小,踩在脚下,咯吱吱响,华强穿的是运动鞋,有两年不走这样的路了,脚下竟然隐隐酸痛,变矫情了,华强不由地自嘲了起来。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进村的土路了,路边是一层密密的狗尾巴草,再是玉米,已经快有小腿高了,分不清是路里的田,还是田里的路。

长庙的山就在长庙身侧,很平缓,甚至更可以说是丘陵,山的一面很绿,在潮湿的空气下显得隐隐约约,又绿得发墨。靠山吃山,这山上听老杨说以前有铝,后来连着卖石头疯狂开采,背村的一面已经被吃去大半,山本不大,资源也就很快枯竭了,后来加上有关部门的监管,周边村民也很多失去了谋生的手段,于是大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剩下了许多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又穿过一小片树林,再经过一段狭窄的小路,已经进到村子里了,小路旁种的是花椒树,比郑华强还高出一个头,布满针刺,像一个个咆哮的甲士,严阵以待,驱逐着这个外来者。

郑华强一不小心挂到了短袖袖口,轻扯下来,拼扯下一片雨水。脚下零星会出现蜗牛壳,这几年的蜗牛格外的大,记忆中的蜗牛壳不过指甲盖大小,现在见的居然有干枣大了,不知道是不是外来物种。郑华强想到这儿,狠狠踩碎一只,咔嚓一声脆响,甚是悦耳。郑华强顺势看了下鞋底,好嘛,这鞋底连带鞋面,泥倒不多,却被煤渣染的熏黑。

老杨说进村之后,有个带大铁门的红砖大院儿,那个就是长庙的学校,前面这个应该是了。

《长庙村小学》,大铁门左侧一块木板上写着。铁门是上着锁的,郑华强隔着铁门望去,正面的是一个两层教学楼,绿瓷片加白墙面,大约有七八间教室,临近傍晚,夕阳被山头遮挡,里面阴森森看不清楚,往左看,是一堆乱石和杂草,右侧则是两间小屋。

校门口有块儿大石头,郑华强把地图草草一垫,坐了下去。边晃着腿边想,这老杨不早到了,干嘛去了。

老杨本就是长庙村人,和郑华强是高一时候认识的,高二一起分科,后来一起复读,共度了四年光阴。老杨上高中时极有人缘,每说必笑,每笑则必逗人笑。华强其实并不喜欢过于圆滑的性格,但是老杨除外,老杨的圆滑带着笨拙的质朴,类似的出身,也算有共同语言。

那时的老杨跟华强说,他的家乡在大山,在他们所在县城的最西面。小时候家里耕地有限,很难养家,于是好多村民就推着架子车或骑着三轮车到处买杂货,当然也包括老杨的父母。他们春秋收粮食倒卖,夏天卖冰棍冷饮,冬天则卖苹果甘蔗,在临近几个乡镇四处奔波。在那个年代,忙碌却收入微薄,仅够温饱。再到后来山里发现了铝矿,还有好心人往山区建希望小学,老杨才有机会得以上学。

于是老杨跟郑华强说,他有个梦想,想成为大学校长,再不济高中校长,能够桃李天下,更想造福一方。郑华强特别羡慕老杨这样有明确目标的人,做到做不到没关系,敢想。

老杨后来私下偷偷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开学校真他娘赚钱。

老杨和郑华强属于中招落榜生,两千年左右的中招考试是那样的严苛。郑华强还记得,自己乡初一时有八个班五百人,经过初二中专分流,加上辍学,减少到五个班,三百人,上到初三毕业只剩四个班两百人左右,而考过高中分数线的全乡每年只有十来个人,老杨所在山区的情况当时则只会更差。

当时农民工还未兴起,外出打工还不流行,于是农村的落榜生一般就就两种去向,一波直接回家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子承父业;另一波跟初二分流一样,选择一个中专学校,学个厨师、汽修之类技术,之后去县里或镇上的饭店或修理厂当学徒。

当然如果离中招线不远,想上公立高中也可以,第一步是要拖人找关系,非负责招生的主任以上不好使,非一定关系不好用,第二步有门路了之后则是高昂的好处费、以及学费、学杂费;在当时,九年义务教育还未开展,初小学的学费、学杂费已经让很多农民家庭面临困境,高中的费用是当时农民家庭数年的家庭收入,这无疑成为横在一般农村子弟面前的天堑。知识改变命运,而获取知识的道路,很多情况下也跟命运相关。

恰巧那几年私立高中出现了,四高是首家,为了宣传,四高挖了一大批公立学校的老师,请了当年公立三高的退休校长作为名誉校长,甚至还把中招的体育考试举办场地包揽到了。

私立高中的出现,确实给了老杨和郑华强这样的学生求学的曙光。当时私立学校虽然学费也很高,但只是和公立高中持平,不用找关系,只要交够学费、学杂费就可以入校。而且之后每一学期学费不同,全看期末考试成绩排名,排名前几直接奖钱,其他靠前的学生会进行分档,就能少交学费甚至免费。这就给了郑华强他们这一大批中招落榜生继续求学的动力。

" ["create_time"]=> string(10) "1679328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