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72303"
["articleid"]=>
string(7) "632613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52) "相,手中捧着一盏已经凉透的茶。
三重罪名1. 茶马案渎职开元十七年秋,阿史那商队与昌松县茶商签订三百匹良马换五百担茶叶的大单。
交货前夜突遇沙暴,马匹死伤过半。
阿史那烈要求按实际交付马匹结算,茶商坚持按原约付款。
柳仲文查实是天灾所致,判阿史那家仍需支付全款,理由是:"商契已立,天灾不免责。
若因天灾便可毁约,丝路贸易何以为继?
"2. 私通胡商真正致命的是第二桩指控。
就在茶马案判决后不久,监察御史李令章突然抵达昌松,带来一纸婚书,上面赫然盖着柳仲文的官印,内容是将独女柳明月许配给阿史那烈的长子,聘礼是一对白玉麒麟。
"那对玉麒麟,是在家父书房暗格中发现的。
"柳明月声音颤抖,"家父百口莫辩,因为印章确是他的,笔迹也分毫不差。
最蹊跷的是,送玉麒麟那日,家父确实在府中设宴,但宾客名单里没有阿史那家的人。
"3. 隐匿胡籍最后一击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
昌松县户籍册中,有三户突厥人被发现未按"胡人登记法"申报。
而这些人的商铺,正是从柳仲文的一个远房表亲手中购得。
"家父从不收远亲的钱财,"柳明月苦笑,"那位表亲早已移民岭南,根本不知此事。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有人精心布置的陷阱——先让人冒充家父表亲出售商铺,再引胡人入住,最后告发家父包庇。
"背后的推手李明哲凭借历史知识,很快拼凑出真相:这是一场针对西域都护府副都护裴宽的政治清洗。
"令尊是裴大人的门生,对吗?
"李明哲翻看着柳家保存的旧信件。
柳明月惊讶点头:"你怎么知道?
""因为时间对上了。
"李明哲指向一份邸报,"开元十七年九月,裴宽上书弹劾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纵容下属与胡商勾结,私贩军马。
一个月后,王忠嗣的亲信,时任监察御史的李令章,就来到了昌松。
"历史记载中,这场弹劾最终以裴宽被调离西域告终。
而作为他门生的柳仲文,成了第一个倒下的棋子。
柳仲文的坚持最让李明哲敬佩的是柳仲文在最后关头的选择。
按唐朝律法,若认罪可减轻处罚,至少能保留官身。
但柳仲文在审讯"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31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