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64786"
["articleid"]=>
string(7) "632493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668) "我叫季然,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研二在读。
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个背着帆布包、戴着黑框眼镜到处转悠的书呆子。
导师让我去古玩街采风,多接触点“江湖东西”。
然后,我就被一个看起来挺帅,但眼神不怎么干净的摊主盯上了。
他拿出一个“祖传青花大罐”,给我讲了个能入选《感动中国》的孝子故事。
周围的托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劝我“发发善心,收了这宝贝”。
他们觉得,我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肯定要被这套组合拳打晕。
可惜,他们不知道。
我导师姓秦,就是那个名字能上拍卖会图录压轴页的秦老。
而我,是他唯一的女儿。
这个所谓的“采风”,更像是我家老爷子对我的一次随堂测验。
所以,当他们卖力表演时,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给这件高仿品打了分。
然后,微笑着,开始我的“请教”。
1.那个摊主,把我当成了小白兔周六的古玩街,人挤人。
空气里混着旧木头的霉味、铜器的铁锈味,还有路边摊飘来的烤肠味儿。
我导师,秦老,说这是“烟火气”,是历史沉淀在人间的味道。
我觉得,他就是想让我这个理论派,来闻闻什么叫“坑蒙拐骗”的味道。
我叫季然,研二,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
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戴着一副能遮住半张脸的黑框眼镜。
牛仔裤,白恤,扔人堆里三秒钟就找不着的那种。
这身打扮,是进古玩街的“保护色”。
越像学生,越像外行,那些“老江湖”们就越懒得在你身上费心思。
但今天,好像有例外。
我在一个叫“胡记杂项”的地摊前停下了脚步。
摊主很年轻,大概二十七八岁,寸头,穿着一件紧身黑恤,手臂上有纹身。
长得还行,就是眼神太活泛,像雷达一样在人群里扫来扫去。
他的雷达,精准地锁定了我。
“妹妹,看点什么?
我这儿的东西,保真。”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带着一股子自来熟的江湖气。
我没说话,只是蹲下来,目光落在他摊位角落的一个青花大罐上。
那罐子画的是缠枝莲纹,青花发色有点飘,火石红也过于鲜艳。
一眼假的东西。
但我没动,就那么看着。
我知道,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你的沉默和注视,就是最好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15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