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9213" ["articleid"]=> string(7) "63243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0章" ["content"]=> string(4113) "
齐泰嘴皮子直打哆嗦,脑子里一片空白。
当初他劝朱允炆削藩时,说的就是今日藩王敢行不法,明日就敢起兵谋逆。
如今这话竟成了回旋镖,狠狠扎在他身上。
“皇上,臣……”
齐泰还想再劝,被朱允炆厉声打断。
“李景隆!”
“臣在!”
李景隆连忙站起身,心中也很无语。
北伐在即,这个时候诛杀自家三万将士。
不仅会动摇军心,更是会背上千古骂名。
这事简直缺德到了极点。
“此事就交给你办!”
朱允炆目光死死盯着他,道:“三万京营,一个不留。”
“朕要他们为今日的谋逆之言付出代价!”
李景隆头皮发麻,张了张嘴想推辞。
“怎么?曹国公打算抗旨?”
朱允炆冷声质问。
“臣……领旨。”
李景隆咬了咬牙,单膝跪地。
不敢抗旨,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烂摊子。
他偷偷看向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盼着他们能开口劝阻。
但黄子澄一言不发。
倒是方孝孺上前一步。
“皇上所言极是!”
“军法不严,何以立威?”
“今日京营公然喊出清君侧,说不定就是与燕贼勾结。”
“彻底铲除,方能永绝后患!”
李景隆闭上眼,内心只剩绝望。
连最讲究仁义的方孝孺都这么说,这三万京营算是必死无疑了。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叩首:“皇上,请赐圣旨!”
李景隆的确是草包,但不是纯粹的傻子。
三万京营说杀就杀。
这等泼天大事,没有实打实的圣旨,他绝不肯沾手。
万一将来事有反复,朱允炆翻脸不认人,一句无旨擅杀,直接能让他万劫不复。
这黑锅,必须让朱允炆自己背。
“方孝孺,这圣旨你来写。”
朱允炆被清君侧三个字冲昏了头,全然没顾及帝王心术的微妙。
这道诛杀三万将士的圣旨一旦写下。
日后追究起来,所有罪责都会记在他这个皇帝头上。
但此刻的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那三个字像一根毒刺,扎在他最敏感的神经上。
只想着彻底铲除这股谋逆势力,以绝后患。
方孝孺提笔蘸墨,毫不犹豫的写下圣旨。
字里行间透着狠厉。
朱允炆看都没细看,抓起玉玺重重盖下。
鲜红的印泥落在黄纸上,像一滩凝固的血。
李景隆捧着圣旨,只觉得手心发烫,惶恐如同潮水般涌上来。
这哪里是圣旨,分明是催命符。
退出宫殿时。
齐泰一把抓住方孝孺的衣袖,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方孝孺,你到底想干什么?”
方孝孺甩开齐泰的手,衣袖带起一阵风。
“自然是为君分忧,平定叛乱。”
“为君分忧?”
齐泰气得浑身发抖,道:“那是三万人!整整三万人!”
“说杀就杀?”
“你这是要把朝廷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何来万劫不复?”
方孝孺挑眉反驳,眼里满是不屑。
“京营哗变,喊出谋逆之言。”
“若是不严惩,日后北伐军纷纷效仿,皇上威严何在?”
“谁还会把朝廷放在眼里?”
“士兵哗变,根源是宝钞贬值、银钱不足!”
齐泰据理力争道:“补足军饷就能安抚,何至于痛下杀手?”
“照你这么说,我大明将士缺了银钱,就可以不忠不义、聚众谋逆?”
方孝孺步步紧逼,道:“今日不杀人立威,天下人都会觉得皇上可欺,日后必生大乱!”
“说得冠冕堂皇!”
齐泰冷笑道:“我倒要问你,如果朝廷不给你发俸禄,让你全家挨饿,你还能这般清高?”
“我等文臣,寒窗苦读十载,忠君爱国乃是本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8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