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9193" ["articleid"]=> string(7) "63243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4章" ["content"]=> string(3993) "
再憋一会,估计都要哭出来了。
这段时间,他算真切体会到了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的滋味。
最开始只是跟着做白糖生意。
后来不知不觉就卷进了情报、宣传。
连粮食、布匹的买卖也沾了边。
利润高是高,可风险也像悬在头顶的刀。
尤其是现在,看着仓库里堆得小山似的大明宝钞。
他只觉得脑子嗡嗡响,手心里全是汗。
这么多钱,怎么可能短时间花完?
负责对接他的人叫陈耀祖。
听了他的顾虑,满不在乎的撇撇嘴。
“也不一定非得亲自花光。”
“你不会撒到大街上?不会白给老百姓?”
“实在不行,造场意外,让土匪把这些钱偷走,不也成?”
周永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他现在真想抄起旁边的算盘,狠狠砸在陈耀祖脸上。
“周老板,您就放一百个心。”
陈耀祖语气中带着诱哄,道:“等日后燕王得了天下,您就是靖难功臣,好处少不了你的。”
“现在北方耿炳文都被打败了,您还有什么好怕的?”
周永低着头,没接话。
他知道,从古到今,地方藩王干掉皇室正统,自己当皇帝的。
在大、一统王朝里就没见过。
可惜,他没退路了。
只要有人把白糖是燕王提供的这事捅给朱允炆,他们周家九族都得跟着遭殃。
罢了,干就干吧。
没过几天,金陵市面上的大明宝钞,忽然多了起来。
不止周永在抛,还有一群跟北方做生意的商人。
其中不少是被江承轩拉上船的,也有主动贴上来的。
盼着等朱棣真能拿下天下,可以分到一杯羹。
这边金陵闹得沸沸扬扬,北方的江承轩也没闲着。
朱棣跟耿炳文开战时,他偷偷印了大批大明宝钞。
用这些假钞换了粮食、铁矿,再悄悄运到北平。
朱允炆的情报系统,实在烂得离谱。
很多人以为朱元璋设了锦衣卫,朱允炆也会保留。
但事实并非如此。
朱元璋洪武十五年设了锦衣卫。
可洪武二十年就销毁刑具,解散了队伍。
之后再也没恢复。
直到朱棣登基,锦衣卫才重出江湖,还被加了权。
换在朱元璋时代,江承轩这些小动作早被查得底朝天了。
而朱允炆不一样,从小跟着黄子澄和齐泰这些腐儒长大。
满脑子都是仁政思想。
觉得用锦衣卫监视百官是不道德的。
总以为文武百官是品行端正的君子,完全没必要盯着。
老朱要是还在,怕是得骂一句。
“什么狗屁读书人,跟狗一样!”
“锦衣卫查你怎么了?”
“没贪没腐你怕什么?”
奈何朱允炆没有这样的魄力,更没半点为政经验。
遇事只会听身边亲信的,像个没主见的傀儡。
金陵城的粮店前。
一个汉子拿着几张大明宝钞,脸色涨得通红。
汉子指着柜台后面的伙计怒吼起来。
“昨天还三张买一斤粮,今天怎么要十张了?”
“你这是抢钱啊!”
伙计敲着柜台,语气很不耐烦。
“现在就这行情,您爱买不买。”
“今天十张,明天说不定就十五张了!”
汉子咬着牙,狠狠把宝钞拍在柜台上。
“买!十张就十张!”
拿着手里的小半袋粮食,他眼圈都红了。
前阵子三张宝钞还能买三袋粮。
现在十张才换这么点,日子没法过了。
没人知道,这宝钞贬值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大街小巷里,早就有人在传。
“建文帝为了打燕王,印了一大堆宝钞发军饷买物资,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8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