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9173" ["articleid"]=> string(7) "63243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9章" ["content"]=> string(3986) "

不过,现在他心里踏实。

江承轩肯定有办法把这些降卒消化掉。

不管是安抚还是编入队伍,都不用他多费心。

忙着打扫战场时,朱棣忽然发现江承轩不见了,心里顿时一紧。

这次攻城能这么顺利,全靠江承轩的白糖火药和破城法子。

再者,后续俘虏安抚、招降,还有燕军的财政问题。

哪一样离得开他?

没了江承轩,这摊子事谁来扛?

急匆匆赶到中军大营,朱棣才松了口气。

江承轩正围着一群工程兵,蹲在地上对着几张草图讨论。

手里捏了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着。

时不时指着图上的标记比划几句。

“刚才那处爆破,白糖火药量多少最恰当?”

“角度偏几寸能让威力顶到最大?”

“还有撬砖时怎么躲守军的箭雨……”

江承轩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戳在关键处。

朱棣走近才发现,桌上摆好了几张标注详尽的攻城草图。

连爆破点和工程兵冲锋路线,也标得明明白白。

“王爷。”

江承轩抬头看见朱棣,迅速起身行礼。

手里还握着那根沾了泥的树枝。

朱棣点点头,目光看向桌上的草图,道:“你们这是在忙什么?”

“做战后总结。”

江承轩笑了笑,把树枝搁在桌上。

“这次攻城是新式战术头回实战。”

“得把遇到的问题和能改进的地方记下来。”

“日后再用这法子攻城,就能少走弯路,减少伤亡。”

朱棣一阵感叹,抬手拍了拍江承轩的肩膀。

“先生辛苦了。”

“这些细节,本王都没顾及到。”

“王爷,军中规章得早点定下来才好。”

江承轩沉吟道:“不管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都得总结经验。”

“胜仗要找能优化的纰漏,败仗要查失败的根由。”

“还有,得让普通士兵也有说话的机会。”

“打完仗让他们聚聚,把遇到的问题,想到的办法告诉百户、千户,再汇总到您这里。”

“这样您才能摸清军队到底哪里有问题,该怎么补这些窟窿。”

朱棣有些意外的看着江承轩。

虽然江承轩不懂领兵打仗。

但这思路,这见识,比不少久经沙场的将领都强。

他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仗,自然知道名将是靠经验堆出来的。

不过,连士兵层面的经验总结都考虑到。

这一点他确实没做到。

“先生真是费心了。”

朱棣再次感叹。

感觉有江承轩在身边,他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两人又聊了一阵,朱棣提议给工程兵赏些钱财。

毕竟,他们刚才冒着箭雨冲去撬砖,确实拼了命。

江承轩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王爷,重赏钱财只能解燃眉之急。”

“不如从制度上给他们保障。”

江承轩解释道:“提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的子女能免费读书。”

“分他们土地,减免赋税,再明确升职路径。”

“只要立了功,就能从普通工程兵升到百户千户。”

“这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跟着咱们干,也能吸引更多人来当工程兵。”

朱棣听完,点头赞同。

这法子比单纯给钱靠谱多了,能从根上稳住人心。

两人一聊就到了夜里。

外面传来脚步声,各部将领陆续回来复命。

没过多久,两个士兵押着五花大绑的耿炳文走进来。

耿炳文盔甲上还沾着血,头发乱蓬蓬的。

但依旧挺着腰杆。

朱棣起身,径直走到耿炳文面前。

“长兴侯,咱们有好些年没见了。”

耿炳文抬头看了一眼,又缓缓低下头。

“见过燕王。”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8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