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9146" ["articleid"]=> string(7) "63243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3918) "

那天城里的南军士兵,大多喝得酩酊大醉,根本没设防。

燕军一冲进城,南军就慌了神。

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主帅杨松一边派人向驻守莫州的潘忠求援。

一边组织残兵反抗。

他和潘忠的部队是犄角之势。

只要潘忠及时来援,便能内外夹击,击退燕军。

可惜,他低估了朱棣的速度和狠辣。

没等潘忠的援军赶到,杨松和他的部队就全战死了。

朱棣解决完雄县,立刻带兵撤出城。

在潘忠援军必经的月漾桥设下埋伏。

他早就看穿了耿炳文分军互援的阵势。

算准了潘忠会来救雄县。

耿炳文怎么也没想到,朱棣居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杨松,还能腾出手设伏。

潘忠的部队一到月漾桥,就被燕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全军覆没。

两战下来,耿炳文的犄角之势没了。

只剩下他自己驻守的真定。

更糟的是,耿炳文的部将张保见势不妙,直接投降了朱棣。

还把南岸南军的虚实全说了出来。

朱棣眼珠一转,又出了个缺德主意。

放张保回去,让他在南军里散布雄县和莫州惨败的消息。

顺便说燕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消息一传开,南军军心大乱。

耿炳文也慌了,他知道自己打不过朱棣。

只能放弃进攻,转头防守。

然后,立刻下令把滹沱河北岸的士兵调往南岸。

全部渡河,集中兵力守真定。

朱棣哪会给他喘息的机会?

在南军忙着渡河转移时,燕军突然杀了过来。

南军士兵刚上岸,阵列都没排好。

直接被燕军冲得七零八落,纷纷往真定城里逃。

城门处拥挤不堪,士兵们自相践踏,被踩死的不计其数。

一场混战下来,耿炳文的三十万大军。

硬生生被朱棣打散了二十万。

一部分成了俘虏,一部分往南方逃了。

最后只剩下不到十万人躲在真定城里,闭门不出。

朱棣站在真定城外,看着紧闭的城门,也犯了愁。

耿炳文这老狐狸,果然擅长防守。

知道打不过,便缩在城里不出来。

时间对耿炳文来说不重要,他可以等朝廷援军。

但,朱棣等不起。

他是造反,朝廷才是正统。

万一朱允炆突然改口说不削藩了,他这造反的名头就没了。

而且,他输不起。

一旦输了,手下人就会怀疑跟着他有没有前途。

到时候军心一散,一切都完了。

朱棣知道耿炳文是老将,攻城不容易。

这次击溃二十万大军,已经是大胜了。

不过,他还是不想撤。

承轩设计的炮车和铳车,还没真正在大战里用过。

“攻破真定,活捉耿炳文!”

朱棣握紧腰间佩剑,眼中闪过一抹决绝。

历史上,他只围了真定三天就撤了。

如今有了火器加持,他想玩把大的。

他命令张玉、朱高煦、朱高燧继续围困真定,自己轻装潜回北平。

他要调炮车和铳车来破城,活捉主帅耿炳文。

毕竟,耿炳文是朝廷大军的核心。

击溃了耿炳文,对朱允炆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不过,更让他挂心的,是北平那三万多南军俘虏。

他们能真心归顺吗?

若不肯,杀或放,都是烫手的山芋。

然而,刚到北平军营外,朱棣脚步一顿,眼中满是惊愕。

不久前还缩着脖子,满脸惶恐的俘虏。

现在已换上崭新铠甲,握着重兵,在操场上列阵操练。

呐喊声整齐震天,动作虽然不算娴熟,却透着军人的硬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7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