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9098" ["articleid"]=> string(7) "63243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7326) "

江承轩对此毫无怨言,反倒事事尽心。

他知道,这原始股虽然弄到手了。

但以后能分到多少红利,全看朱老板的心意。

好在朱棣素来赏罚分明。

只要他把差事办得漂亮,定然不会亏待他。

但没过多久,江承轩就遇上了棘手的难题。

燕王府的经费,不够用了。

朱棣的财源本就有限。

此前没有火器,这一块的巨额开销,筹备尚可支撑。

眼下江承轩带来的炮车,铳车,白糖火药。

全是烧钱的主儿。

消耗量呈几何级飙升,很快就把王府的积蓄掏空了。

朱棣也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造反本就是个无底洞。

粮草、兵器、军饷,哪样都离不开钱。

照现在这花销速度,王府的银子迟早见底。

总不能真等开战了,让士兵们光靠着几架炮车和铳车去冲锋陷阵吧?

虽然这火器凶猛,但架不住成本高昂,更不可能装备全军。

权衡再三,朱棣最终决定。

暂停炮车、铳车及鸟铳的生产。

优先集中财力打造刀剑长矛等常规武器。

很快。

江承轩跟着朱高炽,参加了燕王府的高级军事会议。

会议室里都是日后靖难之役的核心人物。

高僧姚广孝,未来的成国公朱能,淇国公丘福,荣国公张玉,泾国公陈亨。

靖难六国公,现在齐聚其四。

剩下的两位是李景隆和徐祖辉。

如今还在金陵效力于建文帝。

朱棣开门见山,宣布了暂停火器生产的决定。

“王爷!”

朱棣话音刚落,朱能率先开口。

“这炮车、铳车的威力,末将亲自试过,堪称战场杀器!”

“如此好用的东西,为何要中途停掉?”

他前些日子特意找江承轩探讨过火器战法。

对江承轩的本事佩服不已,自然舍不得放弃这般利器。

“王府的钱,不够了。”

朱棣直言不讳,脸上挂着无奈之色。

“炮车、铳车、鸟铳,每一样的耗费都大得惊人!”

“如今我们要收购大量甘蔗、煤炭、钢铁。”

“还要供养匠人,严守机密。”

“处处都要花钱,实在是难以为继!”

说到这里,他目光一转,看向江承轩。

“先生身怀大才,提出的构想都是良策。”

“奈何眼下钱粮匮乏,实在难以支撑。”

姚广孝点头附和,道:“当务之急,仍是普及刀剑长矛。”

“火器再猛,也不能装备全军,常规武器才是根基。”

朱高煦也跟着道:“是啊!没了它们,咱们照样能拿下北平城!”

“王爷,在下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议论纷纷时,江承轩忽然开口,脸上浮现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

朱棣抬手示意,道:“先生,但说无妨。”

江承轩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问道:“敢问王爷,平日里爱吃糖吗?”

“糖?”

朱棣愣了一下,没料到江承轩会问这个,下意识点头。

“自然是吃的。”

“只是这糖价不菲,寻常也不多见。”

“王爷可知,我们用来制作火药的白糖,其实也能当作食用糖售卖?”

江承轩淡淡一笑。

“卖糖?”

朱棣和众人都是愣了一下,脸上充斥着难以置信。

他们满脑子都想着白糖是火药的关键原料。

全然忘了,这东西本身就是稀罕的吃食。

江承轩解释道:“我们提炼的白糖,颜色洁白,甜味纯正。”

“这制作工艺,唯有燕王府独家掌握。”

“若是将其高价售卖,无论是换取银子宝钞,还是直接兑换甘蔗、钢铁等原材料。”

“不就能解眼下的钱粮之急?”

朱棣眉头微蹙,有些不确定的道:“此法……当真可行?”

大明并非没有白糖,只是极为稀缺。

珍贵程度堪比珠宝。

一方面,制糖技术尚未成熟。

市面上的白糖,一部分来自大食等国的朝贡,数量稀少。

另一方面,糖商自制,需将蔗糖反复熬煮冷却。

待表面凝结出一层极薄的糖霜后。

再用特制竹篾小心翼翼刮取。

往往上千斤蔗糖,才能刮出一两白糖。

耗时耗力,成本极高。

直到嘉靖朝,制糖技术才有了质的飞跃。

而江承轩如今用的,正是后世改良后的制糖法。

不仅人工成本低,产量更是天差地别。

原本主要用来制作火药的白糖。

如果转向民用售卖,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朱棣稍一琢磨,迅速反应过来。

这种色泽洁白,甜味纯正的白糖,市面上根本见不到。

即便是富商巨贾,王公贵族,想花重金购买都难寻门路。

他贵为燕王,平日里也难得吃上几回。

这东西妥妥的有价无市。

以往只想着白糖的军事用途。

竟忘了它本身就是稀缺的奢侈品。

如果高价售卖,带来的利润绝对难以想象。

这才是真正的暴利!

虽然销量上去了,价格难免会有所回落。

但是,从长期来看,必然能给燕王府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

足以支撑火器生产的巨大开销。

“这想法确实精妙。”

朱棣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又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面露迟疑:“只是……”

“王爷是担心打草惊蛇吧?”

姚广孝接话过去,沉声道:“如果大规模售卖白糖,难免会引起建文帝那边的注意。”

“暴露我们的动向,反倒得不偿失。”

“大师所言极是。”

江承轩微微点头,向朱棣拱手询问。

“敢问王爷,如今王府的兵器、粮草,备战进度已到几分?”

朱棣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立刻回答:“回父王,已筹备七分有余。”

“王爷,七分准备已算充足。”

江承轩目光一凝,道:“天下事,从来没有万全之策。”

“与其等耗尽积蓄,错失良机。”

“不如借着白糖生意补充财源,加快火器量产。”

“有了足够的炮车和铳车。”

“后续战争的难度,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

朱棣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江承轩说得在理。

这段时间,江承轩提出的步炮协同,鸟铳三段式射击等战法。

无一不是依赖充足的火器。

如果火器供应不足,这些精妙战法自然会变成空谈。

不过,卖糖赚钱的同时,暴露的风险也确实存在。

由不得他不犹豫。

“此外,还有一事需王爷深思。”

江承轩神情凝重,道:“如果起兵,士兵的兵饷如何发放?”

“将士受伤,刀伤药费,养伤补贴,如何拨付?”

“还有不幸阵亡的,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家属的赡养费用,又该从何处开支?”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7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