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8958" ["articleid"]=> string(7) "632437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503) "

文臣最怕流言蜚语。

可萧锦华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尽可能地做出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态。

不过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只能应付应付跟他官职相当的同僚,傍晚下值回家,他刚出宫坐上马车,就被人拦住了去路。

“萧大人,摄政王有请。”

萧锦华坐在车厢里,裹紧身上厚厚的氅子,思索着到了摄政王府该怎么说。

摄政王突然召见他,定然是因为近日萧家一些不太正常的事情,云曦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他的怀疑,如果只是问罪还好,他好好请个罪,摄政王最多训斥一番,应该不至于真的降罪。

因为云曦这些天看似离经叛道,其实所做的事情在曾经的圣武帝看来,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在位时就一再强调,不许任何人以名节有损一事逼死女儿。

尤其是所谓的被人不小心看了手,落水时被救命之人接触了身体,被人刻意制造男女同处一室,以及被男人恶意辱了清白的。

性命大过贞洁。

如果家中实在接受不了,可以养女儿一辈子,让她不出嫁,因为一点清白问题逼女儿去死的人,显然毫无人性。若一个官员连自己的子女都容不下,如何容得下天下百姓?连自己的女儿都保护不了,如何为天下百姓做主?

大盛朝开国才十五年。

从小读圣贤书的文臣们,就算面对女帝统治,他们心里也没办法接受这种观念,戚寒川是第一个支持的人。

他不是表面附和,而是真真切切觉得前朝那些针对女子们的教条太苛刻,简直没有人性,女子应该拥有说不的权力,在受到伤害时,该讨伐的是加害人而不是受害人。

女子不必因为男人的负心薄情而忍气吞声,也不必因为男人退婚而觉得家族蒙羞,明明是其他人的错,为什么要把这些责任归咎在女子身上?

她们应该拥有出门逛街的权力,应该拥有读书习武的权力,被男人侮辱之后,该死的人是那个男子,女子反而应该活得好好的,活得堂堂正正……

曾经的摄政王也是离经叛道的,从不觉得那些教条有多合理。

他是几位封侯的武将之中,把对陛下的崇拜、敬畏和仰慕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个人,从不吝啬示爱,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个时候的戚寒川意气风发,明媚张扬,是多少闺中女子的梦中情郎,少女们爱他的容颜,爱他那份洒脱,爱他尊重女子的言行,爱他的格局和胸怀,爱他的洁身自好。

太多太多的优点,根本数不过来。

可就这么一个深受皇城贵女们倾慕的男子,已三十一岁高龄,至今尚未成亲,府里连个通房侍妾都没有。

马车一路抵达摄政王府大门外。

萧锦华回神,从马车上走下来。

他低头整了整自己身上的官袍,跟着传话的侍卫从摄政王府角门进入,一路抵达摄政王所在的主院书房。

戚寒川正在书房批阅奏折。

书案上奏折堆积如山,都是太上皇批过之后,派人送到了他的王府,由摄戚寒川阅览之后,再送回内阁,返回各部一一执行下去。

若有不同意见的折子,则留着翌日早朝同大臣们一起商议决策,或者召内阁大臣至勤政殿再行讨论。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7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