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6509" ["articleid"]=> string(7) "632404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3820) "

陈默的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超级计算机,正在观察这周边的地形和附近的所有环境。

七点四十分。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王主任骑着辆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包,缩着脖子。

她的脸色蜡黄,黑眼圈极重,一看就知道昨晚被陈默的威胁吓得根本没睡好。

她骑到巷口,没有丝毫犹豫,习惯性地拐了进去,那是她每天走的近道。

陈默的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豆浆的热气,在他冰冷的脸前,连一丝白雾都无法形成。

他陈默静地喝着豆浆,直到王主任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巷子里。

随后陈默也放下碗筷,付了钱,像个无所事事的游民,双手插兜,慢慢踱进了那条阴暗的小巷。

……

上午八点,小巷中。

居民楼的后窗都紧闭着,巷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卷过垃圾堆的“呼呼”声。

陈默站在巷子中央,那双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将眼前所有的杂物、光影、角度全部数字化,在脑海中进行1:1的建模。

很快,陈默脑海中一个与现实完全对应的1:1三维立体模型,在他脑海中清晰构建。

计算模拟所有能造成意外的可能,寻求最大概率。

陈默的大脑进入超频推演状态。

很快,一些毫不相关的物件在陈默的脑海中组合,变成杀人的利器。

视线首先锁定墙角。一根长约3米、直径约7厘米的废弃木质晾衣杆,以约75度角斜靠在斑驳的墙面上,将晾衣杆朝外移动5cm,将支点立于活动石子上,晾衣杆平衡将会被破坏。

杆子顶端,杂乱地缠绕着一团略显坚韧的棉线。

线的另一端,搭在了巷道对面一根生锈的金属晾衣杆突出的钩子上。这根细线,无声地横跨巷道,距离地面约3米,平日里如同蛛丝般不引人注目。

目光上移。在木质晾衣杆斜靠点的正上方,约3.5米高的墙面位置,一块红砖因年代久远而严重风化松动,大半部分已探出墙缝,摇摇欲坠,如果在往外移动1cm,则会在受到微小撞击而跌落。

视线回落。在墙角的杂物堆边缘,几块巴掌大小、边缘锋利的碎玻璃半掩在尘土中。

扫视地面。巷道本身不平,有几处细微凹陷。附近散落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碎石块,部分已被行人脚步夯入泥土,只露出尖锐的棱角。

初始概率评估

“基础场景:目标骑行通过,自发摔倒,并恰好导致木杆倒塌,棉线下移,且颈部精准撞击棉线。”

“初始概率估算:<1%。近乎不可能。”

目标与因果链构建

“核心目标:将小概率事件通过引入关键变量,提升至必然(>90%)。”

“构建确定性因果链:

1.致盲:必须在其骑行至特定点位时,制造强光干扰。

2.失控:在致盲瞬间,确保其前轮碾压障碍,导致车身不可逆侧滑。

3.触发:利用失控侧滑的力量,精准激发连锁机关。

4.击杀:机关触发导致致命凶器到达预定位置,与目标摔倒轨迹交汇。”

脑海中数字构成的概率模型开始进行复杂运算,精密推演开始

目标从进入巷口到此处位置用时约五秒。

第五秒,目标骑行进入巷口,初始速度约15公里/小时。

第四秒,晨光穿透巷口,精准照射在变量碎玻璃预设调整后的镜面上。

第三秒(致盲阶段):反射光斑以精确角度投射至目标面部右眼区域。强光刺激下,目标本能闭眼并轻微向左偏头,视觉及平衡感瞬间丧失。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58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