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6339" ["articleid"]=> string(7) "632391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6482) "
来到了京州,李光辉自然要单独前往老师家中拜访。
祁同伟结婚的第二天傍晚,因为已经提前说好,李光辉抵达的时候,老师已经下班回到了家里,吴老师同样也在,另外在家还有已经放暑假的高芳芳。
作者发现剧情bug,高芳芳年龄设定过于矛盾,其暗恋侯亮平,说明比侯亮平小不了几岁。
加之我设定祁同伟侯亮平以及陈海都是本科毕业就参加了工作,以至于更显矛盾。
尤其是还要参考高育良和吴惠芬年龄的情况下,就显然的极为的不合理,估计当初编剧改编之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么细。
为此特意调整一下,高芳芳比侯亮平小了接近5岁,出生1976年12月份,而侯亮平则出生1972年1月份。
高芳芳出生之时,高育良即将年满21岁,吴老师还未满19岁。(二人此时年龄较小问题,只能是bug,要不然高芳芳太小,与侯亮平同在汉东大学学习就不可能。)
另,参考祁同伟出生于1968年,梁璐比祁同伟大十岁,因此梁璐出生于1958年,以至于吴惠芬和梁璐是同龄人。
高芳芳天才少女人设,13岁已经读高二,而且少女情窦初开,开始对在汉东大学崭露头角的侯亮平有好感。
不满十五岁考入汉东大学,彼时侯亮平已经大四。
因此为这一设定,此时高芳芳已经大二结束,今年九月份就将读大三,而此时年龄还未满十七岁。
剧中祁厅长提及高芳芳暗恋侯亮平三年,从高二算起到大一,也是侯亮平从大二到毕业。
各位书友有各自的理解与设定,不过此书将会以此为基准。
“光辉,我上次不是说过吗?今后来我这里不准再带东西来。”
“老师,前往亲戚长辈家里,又怎么能够不带礼物呢?
我家里情况你也知道,这些都是岩台较为常见的土特产,不值几个钱,您不嫌弃就行。”
对于李光辉这位学生,高育良是越来越喜爱。
曾经他虽然对李光辉也重视和关照,但更多是因为李光辉对于知识学习的态度,不过在他看来,李光辉最适合还是留在学校工作的同时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未来或许会成为汉东大学一位知名的法学教授。
然而李光辉当初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是选择进入了仕途,当初他对此并不看好,不认为李光辉的性格能够在仕途中走远。
然而李光辉后续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参加工作之后的李光辉,性格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在政坛混的风生水起,就是梁书记对其都赞赏有加,言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认为那些在政坛有前途的学生,包括祁同伟和陈海、侯亮平等人在内,反而起步比不了当初一心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之上的李光辉。
选择全职读研究生的李光辉,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比同级同学晚,但起步也会更高。
有关系的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两年晋升副科级自然不会有问题,而且还多了两年工作经验。
但若没有关系,全日制读研,并且拿到硕士学位,再参与工作,就能够直接获得副主任科员待遇。
想来当初李光辉在本科毕业之后能够忍住参与工作的诱惑,而选择继续在学校之内读研,也是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
而且李光辉显然非常善于抓住机会,在梁书记即将视察岩台之际,提出了法制宣传教育进村社小区和学校的方案,让其以此进入到梁书记的视线之中。
也因为这,才有了后来调往禁毒支队任职,才有立功的机会,也才能够破格提拔,让其23岁就晋级为正科级。
而且他在昨天就听岩台市政法委书记宋正洪言及,近期就会让李光辉前往金山县,出任县公安局局长。
这也让本来计划让李光辉跟他一起前往吕州的高育良,暂时放弃了心中的想法,让李光辉暂时继续留在岩台发展。
进入省政法委工作将近一年,高育良也将在不久之后出去任职,而职务基本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在今天晚上,师生二人谈了不少,不过更多还是高育良说,李光辉听。
而在这一晚,李光辉也是请老师高育良以及吴老师帮忙,帮他介绍一位汉东大学经济学的导师,他希望能够在职读经济学硕士。
对于在职读经济学硕士的原因,李光辉也解释道:“老师,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于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而且一直在政法系统之内工作,越往后走,发展也越受限。
而且从目前来看,也是擅长发展经济的干部更容易获得提拔。
学生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仕途一直局限于政法系统之内,同样也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主政一方,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光辉啊,看来老师曾经小觑了你,比起祁同伟侯亮平陈海几人来,你甚至更加的优秀。
既然你有这心,老师自然会帮你一把,要是不出意外,你九月份就能够在汉东大学在职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另外,根据宋正洪所言,他准备近期让其前往金山县公安局当局长。
不过既然你有发展经济的心思,我会向他提一提,看看能不能够让你前往一个镇担任镇长。
若有了这一职务作为履历,你再在这位置上干出一些成绩,相信对于你未来的仕途会有很大的帮助。”
李光辉没想到自己即将回去金山县担任公安局局长,虽然级别依旧只是正科,但却负责一个县的公安事务。
不过他这个时候可不太愿意前往金山县蹚浑水,毕竟李达康还是金山县县长,易学习还是书记,王大路也还没有辞职,依旧还是副县长。
做李达康下属,功劳是李达康的,黑锅却是下属的,李光辉才不愿意去。
而且在李光辉看来,从长远来说,成为一镇镇长,远比县公安局局长要好,尤其是这一时期县公安局局长没有高配的情况下。
成为镇长之后,他今后仕途晋升将会更加宽广,不会长期限制在政法系统之内。
……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