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56080" ["articleid"]=> string(7) "632390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3871) "

李德裕掀开车帘,探出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什么?赢了?就……就这么赢了?”

“只来了十个金兵?不会吧?”

街上那些同样拖家带口准备逃难的官吏和富商,也都愣在了原地。

很快,更多的消息从城外传来,细节也愈发清晰。

来的确实只是一支十人的金人骑兵小队,他们突袭了一个村庄,结果被恰好在那边练兵的洛尘撞个正着。

洛将军身先士卒,亲率三百新兵,一战功成,将金人全歼。

恐慌的气氛瞬间消散,取而代告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议论。

李德裕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百姓对洛尘的交口称赞,一张老脸青一阵,白一阵,只觉得火辣辣的疼。

他刚刚还信誓旦旦地说洛尘是去送死的愣头青,结果转眼间,正是这个愣头青,解了扬州之围,救了他们所有人的命。

“咳……咳咳!”

李德裕尴尬地咳嗽了两声,对着外面赶车的下人低声喝道:

“还愣着干什么?掉头!回家!”

车队又吱吱呀呀地退回了李府。

下人们手忙脚乱地将刚刚搬出来的金银财宝再搬回去,只是这一次,所有人的动作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滑稽和心虚。

李清岚看着灰溜溜从马车上下来的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冷哼了一声,转身走回了自己的绣楼。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脸上。

城外的喊杀声已经平息,但她仿佛能看到,那个一身黑甲的挺拔身影,在月光下傲然而立。

“一个遇到事情就知道跑的皇帝,一群闻风丧胆的臣子……”

她轻声自语,嘴角却勾起一抹骄傲的弧度。

“又怎么配和我的尘哥哥相比。”

……

与此同时。

扬州城外的码头上,同样是一片狼藉。

数百名禁军士兵手持刀枪,将几艘巨大的楼船团团护住。

船上,刚刚经历了一场虚惊的皇帝赵康,脸色苍白地在几名太监的搀扶下,走下船板,双腿还在微微打颤。

他身后,跟着一群同样惊魂未定的朝廷重臣。

宰相汪博渊、御史中丞王伦等人,一个个衣衫不整,官帽歪斜,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指点江山的气度。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们听到金兵破关的消息,魂都快吓飞了。

赵康甚至连龙袍都来不及换,就带着这帮心腹大臣,在禁军的护卫下,第一时间冲到了码头,准备登船逃往更南边的临安。

结果船还没开,就传来了金兵被歼灭的捷报。

这让赵康和一众大臣,既松了口气,又感到无比的尴尬和丢脸。

整个扬州几万兵马,几十万人口,居然被十个金兵吓得方寸大乱。

“咳……”

赵康清了清嗓子,试图挽回一点皇帝的威严。

“区区十名金人小贼,竟敢犯我天威,幸得我大夏将士用命,将其一举歼灭,实乃可喜可贺!”

他这番话说的自己都脸红。

明明是自己带头逃跑,现在倒成了他运筹帷幄的功劳。

汪博渊最是会察言观色,立刻躬身附和:“陛下洪福齐天,自有天佑。那金人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只是……”

汪博渊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为难,“陛下,此次立功之人,是……是河北招讨使,洛尘。”

“洛尘?”

赵康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个名字,他可太熟悉了。

就是这个洛尘,三番五次在朝堂上顶撞他,坚持什么北伐,收复失地。

前不久,他才刚刚找了个由头,把这个碍眼的家伙赶出朝堂。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205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