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37537"
["articleid"]=>
string(7) "631933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720) "是有。
送来时还开了封条验过,说是完好无损。”
“有没有别人碰过?”
“没有。
交接完就走了。”
线索断在这里。
既然送来时是好的,那就是之后被人动了手脚。
我想到一点——如果玉佛是在昭阳宫内被破坏的,那动手的人必须能进来。
我去找管门的太监,要了最近三天进出名单。
一页页翻过去,看到一个名字:陈德禄,丽嫔宫里的,记录上写“修檐角”,在院里待了半个时辰。
可我记得那几天根本没人修屋顶。
我把这个名字记下来,又去查他的籍贯。
纸面上写着“永州府”,和丽嫔老家一样。
我回到书房,戴上手套,把玉佛碎片一块块捡起来放在布上。
用湿布轻轻擦断口,发现里面有些绿斑,像药渍。
这种痕迹不是撞出来的。
只有腐蚀才会留下这样的东西。
我想起太医院有个方子叫“化骨散”,是拿硝石和酸液调的,专门用来溶掉骨头上的附着物。
要是涂在玉器底部,几天就能让内部变脆。
我去找了个熟识的小太监,让他帮我打听刘太医的事。
他回来告诉我:“刘太医昨儿被罚了,说是有药瓶丢了,正好是装‘化骨散’的那个。”
我问他:“是谁领走的?”
“听说是个叫陈德禄的,说是替主子来取辛夷膏。”
我明白了。
第二天早上,我包好碎片,去了丽嫔住的偏殿。
她正在梳头,看见我站在门口,皱眉:“你来做什么?”
我把匣子捧上去:“回娘娘,这是昭阳宫碎的玉佛,慧妃让我送来备案。”
她没接,冷笑:“一个宫女也敢擅闯主位宫殿?”
我说:“这事牵连皇后旨意,奴婢不敢耽搁。”
她哼了一声,继续梳头。
我站着没走,又说:“尤其是这裂痕,像是用了太医院的‘化骨散’一类药水。
那种药腐蚀性强,沾上手会脱皮。
娘娘您身边的人用的时候,最好小心些。”
她手一顿,玉梳差点掉下来。
我接着说:“昨儿有人看见陈德禄从您这儿拿了个小瓷瓶出去,标签写着‘辛夷膏’。
可那字迹是刘太医专用的墨色。
刘太医今早因为药瓶遗失被罚俸,正到处找人要说法呢。”
她猛地站起来,发钗都歪了:“谁让你胡说八道!
滚出去!”
我没慌,躬身说:“奴婢不敢污蔑主子。
只是奉命"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120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