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37510"
["articleid"]=>
string(7) "631933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720) "头来。”
我放下刷子,慢慢站直,抬头看她。
她年纪不大,眉眼清和,发间一支翡翠簪子,光色沉静。
她看了我一会儿,没说话,转身上了肩舆。
队伍走远后,我才重新蹲下。
心里清楚,刚才那一眼,不是随便看看。
当天下午,调令就到了。
慧妃宫里的人拿着令牌来接我,说是昭阳宫书房缺个洒扫的。
管事姑姑站在廊下,脸色不太好看,嘴里说着“末等秀女不便擅调正殿差役”,可对方只把令牌往前一递,她就没再拦。
我什么都没收拾,只把那块布巾叠好塞进袖子里。
临走前回头看了眼西厢第三榻,还是那个冷床,只是现在空着。
跟着宫女穿过几道门,进了昭阳宫。
院子里种着一棵桂树,枝叶整齐,地上不见一片落叶。
东耳房给我腾出一间小屋,桌上放着新衣裳,绸料的,颜色是浅青。
换上后,我去了书房。
屋子很大,靠墙是书架,上面摆满典籍。
中间一张长案,堆着些折子和纸张。
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笔法利落,不像装饰用的。
领我的宫女说:“以后每日辰时来,拂尘、整卷、烧残稿。
不必多话,也不必凑近看。”
我点头。
她走后,我在屋里站了一会儿,开始动手。
先擦书架,再理案台。
动作放慢,眼睛却在记东西——哪本书放在哪个位置,哪些折子盖了朱批,墙上那幅画右下角有个小小的印。
干到傍晚,有人送来一碗饭。
我吃完,把碗放在门口。
天黑下来,屋里点起灯。
我坐在床沿,摸了摸袖中的玉佩。
温的,双鱼纹路清晰。
刚才在书房没机会细看,现在也不敢拿出来。
第二天一早,我又去了书房。
刚进门,就听见外面通报声:“沈姑娘到。”
我停下手中的活,退到侧边立着。
沈若璃走进来,海棠红的裙子,发髻上金凤簪闪着光。
她身后跟着春桃,低着头不敢看我。
她向慧妃行礼,声音软了些:“臣女参见慧妃娘娘。”
慧妃在案后坐着,手里拿着一本书,头也没抬:“有事?”
“是。”
沈若璃顿了顿,“前日我在瑶华宫丢了一支金钗,样式特别,是家母所赐。
后来听人说,有人见林氏拿过相似的东西……今日见她已在昭阳宫当差,怕是误会,特来请娘娘明察。”
屋里一下子静了"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120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