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622449"
["articleid"]=>
string(7) "631537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342) "和孟晨敲定第十次创业启动计划后,他的女兄弟范诗又来了电话。
张口就要借十五万。
这已经是第十次了。
我们的工作室开业日期,也因此推迟了十次。
但这一次,我没有沉默,看着他的眼睛问:“孟晨,这个工作室,你还打算做吗?”
孟晨沉默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出去打了个电话,回来告诉我,钱要回来了。
于是,我再次选择了相信。
直到我们预定租赁工作室场地的那天早上,我刷到了范诗的朋友圈。
新照片上,她坐在一辆崭新的小型代步车里,笑得阳光灿烂,配文是:
“感谢我永远的伯乐提前送的生日大礼!努力成为配得上这辆战车的人!”
我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想起孟晨上次要回钱时,银行卡转账记录那略显模糊的截图。
我立刻打开电脑银行,仔细核对那笔所谓退回的十五万流水信息。
下一秒,鼠标从我无力的手中滑落。
那根本不是什么退回的款项,
而是一笔来自孟晨某个远房亲戚账户的短期借款,
备注栏还清晰地写着:“暂借,下月还”。
我知道,我们之间最后的信任,连同这场创业梦,彻底完了。
1
失望瞬间淹没了愤怒。
我没有歇斯底里,只是平静地拿起手机,给孟晨发了条消息:
“孟晨,散伙吧,工作室不开了。”
几乎在消息发送成功的下一秒,他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接通后,传来的却是范诗清脆又带着一丝委屈的声音:
“羽佳姐,你怎么回事呀?就因为资金晚上几天到位,就要撤资散伙吗?创业哪有那么容易的,有点挫折就放弃,这不像我认识的你啊。孟哥为了这个项目熬了多少个通宵,你这样太伤他心了。”
背景音里,还有他们那个小圈子里其他朋友的声音:
“就是啊,羽佳姐,有点创业精神嘛。”
“诗姐说得对,孟哥不容易,多体谅一下。”
这些人,都是孟晨和范诗大学时就玩在一起的哥们姐们。
他们永远站在同一条战线,以前每次我和孟晨因为范诗频繁“借”用项目资金发生争执时,他们总会跳出来,用“大局观”、“兄弟义气”、“"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4039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