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98841"
["articleid"]=>
string(7) "631082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94) "知道是谁在背后吹风。
国师谢守拙,从不亲自出手。
他只在皇后耳边说一句:“阴盛阳衰,子嗣难继。”
皇后便如惊弓之鸟——她无子,最怕“阴气”二字。
我站在窗前,看着送旨太监趾高气扬地离去。
风卷起衣角,冷得刺骨。
可我笑了。
他们以为断了我的路?
不,他们只是逼我换一条更狠的。
当晚,我手书《防疫十策》全文——十项条陈,从水源净化、病患隔离,到宫人轮换、药材储备,条条切中要害。
末尾,我另附一行小字,用米汤写就,只有特定药水显影:“按此策行事,可净宫闱疫毒,亦可清体内淤滞,助孕得嗣。”
我将密信交给赵太监:“送去栖霞宫,给沈贵妃。”
沈贵妃,宠冠六宫三年,却始终无子。
太医说她“宫寒血瘀”,实则——她每日所饮的安神汤里,被人掺了微量“红花散”。
下药的人,是皇后身边的老嬷嬷。
赵太监吓得手抖:“这要是被查出来……”“查出来,她第一个怀疑皇后。”
我冷笑,“而你,是贵妃的恩人。”
三日后,栖霞宫突发“怪症”——两名宫女高热咳血。
沈贵妃立刻按《十策》行事:封锁宫室、煮沸饮水、焚香净室、遣散杂役。
七日未传疫,症状自消。
更妙的是——半月后,她月信未至,请太医一诊,竟已怀胎两月。
皇帝大喜,亲赐“毓秀”匾额。
而那《防疫十策》,被沈贵妃“无意”呈上御前,说是“梦中神女所授”。
皇帝看着那熟悉的笔迹,沉默良久,只道:“……神女,倒是务实。”
我知道,我的生音,回来了。
而且,是从龙床边传出来的。
第十一章 伦理之辩,以术伐心朝会上,国师终于撕下了慈悲面具。
他站在丹墀中央,白袍飘飘,声音悲悯如诵经:“……秦氏以活人试毒,剖尸取脏,视人命如草芥。
此非医者,乃屠夫!
若纵容此风,礼崩乐坏,纲常倒悬,国将不国!”
满朝文臣纷纷附和。
“女子无德,擅动刀针,大逆不道!”
“仁心何在?
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容如此亵渎!”
我站在殿角,一身素衣,未着官服——他们连给我品级都不肯。
可我不辩。
等喧哗稍歇,我缓步出列,直面国师:“谢国师,你说我无仁心?”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948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