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98656" ["articleid"]=> string(7) "631078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7章" ["content"]=> string(3563) "
...
道历四千六百八十六年二月十五,苦练御风诀,符咒勤修持。
赞曰:雨歇风清晨光曦,稚子知危更努力。御风诀起身形捷,符笔勤挥灵光聚。咒文默诵护道心,真炁耗竭复凝实。斗战方能促成长,道行精进在朝夕。
二月十六,春光明媚。
周家坳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村口那顶碍眼的棚子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同那个断臂的妖僧也不知所踪。但三阳子与小子厚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早课后,三阳子并未传授新的法术,而是带着小子厚,更细致地巡查道观四周,尤其是后山那片区域。
“修行之人,当善借地利。”三阳子指着一丛茂密的灌木,“此乃‘荆棘藤’,其刺尖锐,且蕴含微弱木毒,可布置在隐蔽处,延缓敌人脚步。”他又指向几块看似普通的山石,“这些石头位置巧妙,可略加改动,形成简易的‘迷踪阵’,惑人耳目。”
他并非简单地指出,而是让小子厚亲自感受、动手。比如引导小子厚将一丝真炁注入荆棘藤,使其更具活性;或者搬动石块,讲解其与周围环境的气场联系,如何改动才能在不破坏整体地脉的情况下,形成障眼法。
小子厚学得津津有味,他发现这看似普通的山林,处处皆可利用。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在懂得阵法与自然之道的人眼中,都是潜在的帮手或武器。
“这便是‘草木皆兵’的道理。”三阳子谆谆教导,“并非真要草木成精为你作战,而是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周遭环境的一切特性。大到山川地势,小至虫蚁习性,皆可为我所用。日后你若游历,此点尤为重要。”
巡查完毕,三阳子又带着小子厚来到古井边。他取出一套共八面巴掌大小、刻画着八卦符文的杏黄小旗,神情郑重。
“此乃‘八卦锁灵阵旗’,是为师压箱底的宝物之一。”三阳子道,“今日,我便以此旗为基,结合护山阵,在这井口布下一道核心禁制,以防不测。”
他让小子厚退后,自身真炁鼓荡,手掐繁复法诀,口中念念有词。八面阵旗无风自动,悬浮而起,按照八卦方位,缓缓落入井口周围地面,瞬间隐没不见。随即,井口上方空间微微扭曲,一股更加强大而隐晦的封禁之力弥漫开来,井中蓝光似乎都被约束在内,不再轻易外泄。
布阵完毕,三阳子额头见汗,气息微喘,但眼神却明亮了许多:“有此阵守护,除非对方能一举破开整个护山阵,否则休想轻易动这灵眼分毫!”
小子厚能感觉到,那井口处的空间仿佛凝固了一般,给人一种坚不可摧之感。他对师父的阵法造诣深感敬佩,同时也对那潜在的敌人更加警惕——需要师父如此郑重对待,对方定然非同小可。
下午,小子厚继续练习御风诀和画符。如今他施展御风诀,已能在庭院中快速折返穿梭,带起的风声呼呼作响。画符的成功率也稳步提升,十张中已能成一两张具备灵效的符箓。
傍晚,陈泽涛老师托人捎来口信,询问观内是否安好,并说村中近日有陌生面孔出现,形迹可疑,让道长多加小心。三阳子谢过来人,神色平静,但小子厚却看到师父袖中手指微微掐算,显然在推演着什么。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948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