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98643" ["articleid"]=> string(7) "631078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1章" ["content"]=> string(3636) "

小子厚如今灵觉敏锐,清晰地捕捉到了对方那一瞬间的气机波动——混乱、阴冷,还带着一丝…恐惧?他心中了然,自己玄关开辟,金华初成,周身气息纯净阳和,对那等修炼邪法之人而言,如同黑夜中的明灯,既显眼,又带着天然的克制。

他不动声色,心中默运初成的金华真炁,一股温煦阳和之气自然护住周身,将那和尚散发出的阴冷气息隔绝在外,步履从容地离开了。

学堂里,他发现自己记忆力、理解力似乎又提升了一层,先生所讲内容几乎过耳不忘。连最头疼的算术,那些数字符号也变得亲切起来,稍加思索便能理解。

下午回道观,三阳子检查了他行功的情况,满意地点点头:“根基稳固,进展神速。从明日起,你便以此‘金华初转’之法为每日主修功课,辅以踏罡步斗、符咒之术,夯实根基。”

是夜,小子厚再次行功。有了白天的经验,这次更加顺畅。那米粒大小的金华真炁在丹田中缓缓旋转,自行吸纳着星月精华与地脉灵气,虽增长缓慢,却实实在在。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这条玄妙莫测的修行之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

道历四千六百八十六年二月初十,金华初转成,真炁始滋生。

赞曰:晨光映照金华转,采药归炉炼真炁。阴阳和合于黄庭,三昧真火烹混沌。米粒金光悬丹种,先天之炁初养成。妖僧惊骇邪祟避,大道之基自此立。

二月十一,春寒料峭。

晨曦微露,小子厚依照《太乙金华大丹录》初转功法行功完毕,感受着丹田那粒金华真炁又凝实了一丝,心中满是修行的喜悦。然而当他结束行功,睁开双眼时,却见师父三阳子立于古井边,眉头深锁,手指轻触井沿,神色凝重。

“师父,有何不妥吗?”小子厚走近问道。

三阳子收回手,长长叹了口气,指向井中那依旧闪烁、却似乎比往日黯淡几分的蓝光:“子厚,你玄关已开,灵觉大增,可曾感觉到,这井中地脉灵气,比之你初来时,有何不同?”

小子厚闻言,凝神感应。玄关开辟后,他对天地灵气的感知确实敏锐了数倍。此刻仔细体会,果然发现那井中涌出的地脉灵气,虽然依旧温润醇和,但其“量”却仿佛比记忆中年关时节稀薄了些许,如同一条奔涌的大河,水位正在缓慢却持续地下降。

“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浓’了?”他不太确定地描述自己的感觉。

“不是错觉。”三阳子语气沉重,“这便是为师,乃至当今整个修真界面临的最大困境——‘炁脉衰竭’。”

他带着小子厚回到殿内,点燃线香,烟雾笔直上升,却在中段似乎遇到无形阻碍,微微散乱。“天地有脉,如同人体有经络,是灵气运转之通道。上古之时,天地灵炁充沛,如江河奔流,修行之士汲取灵气如同鱼游水中,自然顺畅。然自明末清初以来,不知何故,天地炁脉便开始日渐萎缩、堵塞,灵气日益稀薄。”

“为何会如此?”小子厚不解。

“原因众说纷纭。”三阳子摇头,“有先贤推测,或是天地周期轮回,自然进入末法时代;或是上古大战,损伤了天地根本;亦有人怀疑,是有大能之辈,为了一己之私,布下绝阵,窃取或禁锢了天地灵机…真相如何,至今仍是谜团。”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948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