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98634" ["articleid"]=> string(7) "631078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0章" ["content"]=> string(4023) "

二月初十,晨曦初露。

玄关初开的余韵仍在小子厚体内流转,他感觉周身轻盈,五感明澈,连空气中浮动的微尘都清晰可辨。三阳子早已在正殿等候,香案上除了常备的香烛,还多了一盏清油灯,灯焰稳定,散发着宁静的光晕。

“子厚,既开玄关,便如舟船入海,有了汲取无尽资粮的可能。”三阳子神情肃穆,指向那本《太乙金华大丹录》,“今日,为师便传你此法第一转——‘采药归炉,炼精化炁’之根本诀要。”

他并未让小子厚立即翻阅经书,而是先讲解总纲:“太乙者,至高无上;金华者,金丹初成之光华。此法共分九转,对应修行九境。初转之功,旨在将后天水谷之精、呼吸之气,连同初引的天地灵炁,于丹田炉鼎中熔炼为一,化作更精纯的‘先天真炁’,亦称‘法力’之始。”

“此过程,便如同采集药材(精、气、灵),归于丹炉(丹田),以神为火,进行烹炼。”三阳子示意小子厚盘坐于蒲团之上,“你且闭目凝神,意守玄关(祖窍)与丹田,存想此二处有清气下行,浊气上升,交汇于黄庭(中丹田膻中附近),再缓缓沉降,归于丹田炉鼎。”

小子厚依言而行。玄关初开,他神意凝聚远比往日迅捷。意念微动,祖窍处那微小的漩涡便轻轻旋转,引动一丝极其精纯的清凉之气(太阴之华)下行;同时,丹田丹种温热,蒸腾起一股温和的阳气(自身精气所化)。两股气息在黄庭位置相遇,并未冲突,而是如同阴阳鱼般自然交融,化作一团混沌朦胧、却蕴含着勃勃生机的气团。

“好!神意已至,气机自生!”三阳子低喝一声,“此刻,便以‘金华初转’心法,观想丹田如鼎,鼎下有‘三昧真火’燃起,文火慢烹,炼化此团混沌之气!”

他口诵一段古朴拗口的咒诀,小子厚虽不能全解其意,但神意与之相合,自然而然地观想起来。只见丹田处那团混沌之气在无形火焰的灼烧下,渐渐澄清,其中杂质(对应体内五行偏颇之气、杂念所染之气)被炼化,缕缕灰黑之气自周身毛孔排出,而精华部分则不断收缩、凝聚,颜色也逐渐由混沌转为淡淡的金色!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当那团气最终化作一颗约莫米粒大小、散发着柔和金光的液滴,稳稳悬浮于丹种之上时,小子厚浑身一震,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力量感。这滴“金华”,便是初步炼成的先天真炁!

他缓缓收功,睁开眼时,只觉得目光如电,体内真气(此刻或许该称真炁)充盈鼓荡,举手投足间都蕴含着远超以往的气力。更奇妙的是,他对周遭灵气的感应范围扩大了数倍,甚至能隐约“看”到院中古井散发的蓝色地脉灵气,正丝丝缕缕地被自身吸纳。

“感觉如何?”三阳子含笑问道。

“师父,我感觉…身体里多了一滴金色的‘水珠’,很有力量!看东西也更清楚了!”小子厚兴奋地描述。

“此乃‘初转金华’,乃你性命交修之根本。”三阳子郑重告诫,“然初成之炁,量少质弱,需勤加温养,不可滥用。每日需以此法行功,采炼不息,待金华满溢,方可尝试冲击下一关隘。”

他让小子厚再次运转功法,熟悉这采炼过程,并细细纠正了几个神意观想的细微之处。

早饭后下山,小子厚感觉步履轻健,仿佛稍一用力就能跃起。他刻意收敛气息,免得惊世骇俗。路过村口时,那普济寺的和尚依旧在,但当小子厚经过时,那和尚敲木鱼的手明显一顿,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随即迅速低下头,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948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