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97302" ["articleid"]=> string(7) "631065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1章" ["content"]=> string(3681) "
衙役们对视一眼,扶起地上的同伴,连滚带爬地跑了。
孩子扔掉手里的砖头,扑到林缚身边,抱着他的腿哭了起来:“林大哥……我怕……”
林缚摸了摸他的头,心里又酸又软。这孩子昨天还在发抖,今天却敢为了他砸砖头——河朔的百姓,从来不是只会哭的软骨头。
“没事了。”他蹲下身,帮孩子擦了擦脸上的泪和泥,“以后别这么冲动,会受伤的。”
孩子抽噎着点头,小手紧紧抓着他的衣角,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苏湄和影卫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苏湄的眼圈红了:“谢谢你,林缚。”
“该说谢谢的是我。”林缚站起身,望着巷口衙役消失的方向,眼神渐渐变得锐利,“王启年想动我,怕是不止因为我是河朔军。”
沈落雁要查粮库账册,王启年就派人去贫民窟找茬,还特意针对从孟门关来的他——这分明是在试探,甚至是在警告。
“他怕了。”沈落雁的声音突然从巷口传来,她不知何时来了,身边的影卫手里提着个麻袋,里面鼓鼓囊囊的,“我的人在赌坊找到了这个。”
影卫解开麻袋,里面滚出几本湿漉漉的账册,纸页上还沾着酒渍和赌坊的烟味。
沈落雁捡起账册,指尖拂过上面模糊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王启年以为把账册藏在赌坊就安全了?他忘了,这青阳城的地下,从来都是沈家的地盘。”
林缚看着那些账册,又望向青阳河南岸的方向——那里的柳林里,羯奴的游骑还在窥伺。
城内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城外的烽烟也即将燃起。
他握紧了腰间的短刀,刀鞘的凉意透过布料传来,让他更加清醒。
青阳城的仗,比孟门关更复杂。这里没有单纯的厮杀,只有无处不在的刀光——藏在账册里的,躲在巷弄中的,还有即将从河对岸杀过来的。
而他们,必须接下每一刀。
青阳城的雨,来得又急又密。
林缚站在沈家别院的屋檐下,看着雨丝斜斜地打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账册就摊在廊下的长案上,被沈落雁派来的文书小心地烘干,墨迹晕染开来,却依旧能看清上面的数字——三年来,经王启年之手“调运”的军粮,竟有近半去向不明,而接收方的署名处,总带着一个模糊的“张”字。
“张敬之在京里买官、养私兵,靠的就是这些粮食。”沈落雁的声音带着寒意,她用银簪挑起一页账册,指着上面的朱砂印记,“这是他私印的一半,另一半在王启年的印信里,合起来才能调动河朔的粮仓。”
林缚的指节叩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赵衍将军在孟门关啃树皮时,张敬之却在用军粮堆砌自己的权势,连羯奴的铁骑都成了他铲除异己的帮凶——这等龌龊,比羯奴的刀更让人齿冷。
“账册虽不全,却足够让他脱层皮。”沈落雁将账册收拢,用红绸裹好,递给身后的影卫,“送去给我叔父,让他设法递到都察院。张敬之在朝中树敌不少,总会有人愿意推波助澜。”
影卫接过账册,像道青烟般消失在雨幕里。
“就这么送出去?”林缚有些担忧,“张敬之的人说不定就在城外。”
“放心。”沈落雁望着雨帘,眼神沉静,“这条线走了十年,比青阳城的城墙还稳。倒是你,打了王启年的人,他怕是要狗急跳墙。”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947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