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83951" ["articleid"]=> string(7) "630800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2章" ["content"]=> string(3881) "
河阳县城来的乡绅富商们则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在卫兵的护送下缓缓前行。车厢里铺着厚厚的锦缎,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点。他们透过车窗,远远地就能看到那座如巨兽般横卧山谷的大坝,纷纷啧啧称奇。一位富商感叹道:“真是不敢想象,短短一年多时间,这里竟然建起了如此宏伟的工程,这位陈总队长,真是神人啊!”
当太阳升至半空,金色的阳光洒满山谷,整个坝顶已经人山人海。百米长的坝顶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了一层长长的红布,红布两侧插着数百面红色旗帜,旗帜上绣着祥云和水波纹的图案,风一吹,旗帜猎猎作响,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将整个坝顶装点得庄严而喜庆。坝体的正中央,一座高达三丈的祭台拔地而起,台面用洁白的玉石铺就,上面摆放着整猪、整羊、美酒、五谷等丰盛的祭品,香炉里燃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散发出阵阵清香,直冲云霄。祭台四周,摆放着各种精致的乐器,等待着吉时奏响。
吉时将至,陈默身着一袭崭新的蓝色锦袍,缓步登上祭台。这锦袍是李钰特地从州府最好的绸缎庄定做的,面料光滑细腻,上面用银线绣着简单的水波纹图案,既不失庄重,又透着一股清新之气。他的身后,跟着同样盛装打扮的李钰和张大山,李钰穿着一身月白色长衫,手摇折扇,颇有几分文人雅士的风范;张大山则是一身劲装,腰束玉带,显得英气勃勃。
三人刚一站定,山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陈神仙!”“陈总队长!” 的喊声响彻山谷,百姓们挥舞着手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一些曾经饱受洪水之苦的老人,更是对着祭台的方向深深鞠躬,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颤巍巍地举起手中的拐杖,喊道:“陈总队长,您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陈默走到祭台边缘,拿起那个熟悉的竹筒扩音器,清了清嗓子。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父老乡亲们,各位同仁们,”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了整个山谷,“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座大坝,是我们用双手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它凝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汗水和智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继续说道:“从今往后,洪水不再是我们的噩梦,干旱也不能再威胁我们的庄稼。这座大坝,将守护我们石门镇,守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吴县令走上前来,接过陈默手中的扩音器,高声说道:“陈总队长所言极是!此坝乃我大虞王朝之奇迹,必将名垂青史!现在,我宣布,大坝合龙仪式正式开始!”
随着吴县令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就绪的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那台由陈默设计的 “神牛起重机” 缓缓启动,数十头健壮的耕牛在驭手的牵引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巨大的滑轮组开始转动,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
那块刻着 “石门天湖” 四个大字的合龙石,在众人的注视下被缓缓吊起。这合龙石重达数千斤,是用最坚硬的花岗岩打造而成,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如镜,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是陈默亲自题写的。为了搬运这块巨石,工匠们专门修建了一条临时的轨道,用了上百人才将它运到坝顶。当它被吊到十几米的高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山谷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63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