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72495" ["articleid"]=> string(7) "630628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2628) "前瞻性得近乎妖孽的眼光,详细分析了东海市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瓶颈,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经济发展趋势,论证了在东郊建立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软件外包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他甚至绘制了详尽的规划图,从“三横两纵”的交通路网,到产业孵化园、人才公寓、国际学校、三甲医院的生活配套,一应俱全,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份报告,是江川用后世二十年的记忆和见识,精心打造的“屠龙之术”。

它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

起初,这份报告被当成一个笑话,在市政府的各个办公室之间流传。

“一个开网吧的小老板,也敢来指点江山?”

“异想天开,纸上谈兵!”

但最终,这份报告,还是辗转被送到了市长赵兴邦的办公桌上。

据说,那位以改革魄力和铁腕手段著称的市长,看了一整个通宵。

第二天,他只对自己的秘书说了一句话。

“这个叫江川的年轻人,有点意思。

把他请来,我要亲自跟他谈谈。”

7 市长顾问,言出法随!

市长办公室的门,比江川想象中要朴素。

没有气派的红木办公桌,只有一张磨得有些掉漆的写字台,上面堆满了山一样的文件。

接待他的,是一位四十多岁,头发微白的中年男人。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白衬衫,目光锐利,身上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场。

他就是东海市的市长,赵兴邦。

他没有跟江川客套,开门见山地指着桌上那份被翻看得起了毛边的报告。

“江川同志,这份报告,是你写的?”

“是我写的。”

江川平静地回答,不卑不亢。

“你一个开网吧的,怎么会对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有这么深刻,甚至可以说是超前的研究?”

赵兴邦盯着他的眼睛,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江川不能说他是重生回来的。

他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市长,我不是在研究,我只是在观察。”

“我开网吧,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个城市里最年轻、最有活力的那群人。

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

而且,我比大多数人更早地接触到了互联网,我知道这个东西,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翻天覆"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24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