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72321"
["articleid"]=>
string(7) "630625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658) "下来:“听我一句,先放一放。
最近风声紧,县里扶贫检查组下周就要来了,这个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江宁看着钱大有躲闪的眼神,心里明白了。
这恐怕不是村干部的意思,也不是群众的意思。
县扶贫检查组到来的前一天,孙海峰把江宁叫到办公室。
这次,他脸上居然带着点难得的笑意,虽然那笑意没抵达眼底。
“江宁同志,坐。”
他甚至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江宁坐下,等着他开口。
“检查组这次来,重点是看我们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群众满意度。”
孙海峰慢条斯理地说,“你年轻,脑子活,跟检查组沟通起来没障碍。
这样,明天你负责陪同检查,重点汇报一下你那个……哦,大数据系统的思路。”
他身体微微前倾,显得很“诚恳”:“这也是个展示你创新成果的好机会嘛!
好好准备一下。”
江宁心里闪过一丝疑虑。
孙海峰会这么好心,把露脸的机会让给他?
“孙副镇长,系统还在初步阶段,恐怕不适合正式汇报。”
“哎,雏形也行嘛!
就是要让领导看到我们敢于创新的劲头!”
孙海峰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就这么定了!
你准备一下,明天检查组到了,听我安排。”
第二天上午,县检查组三人在镇小会议室听取汇报。
周启明书记也在座。
孙海峰作为分管领导,先做了全面汇报,讲得头头是道,材料准备得厚厚的。
汇报快结束时,他话锋一转,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下面,让我们镇的年轻骨干,江宁同志,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他正在探索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
虽然还不成熟,但代表了年轻干部的新思路,请领导们批评指正。”
检查组组长老陈饶有兴趣地点点头:“哦?
大数据扶贫?
新鲜事物,小江同志,你讲讲看。”
江宁深吸一口气,走到前面,打开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他简要介绍了系统的构想,如何整合信息,分析致贫原因,匹配帮扶措施。
他讲得很谨慎,重点放在理念和未来可能性上,避免夸大现有成果。
老陈听着,不时点头,提问也都在点子上。
眼看汇报就要顺利结束,孙海峰突然插话,语气带着刻意的“好奇”:“江干部,你系统里说,根据"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23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