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71807"
["articleid"]=>
string(7) "630619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2544) "发现了几处巨大的岛屿(疑似日本琉球链的延伸),其上物产丰饶,且有独特的文明痕迹;向西的航行则证实了绕行天竺以南,通往大食乃至更远国度的新航线完全可行,带回了更多前所未见的作物、典籍和学者。
与此同时,大唐境内,“摊役入亩”在试点州县大获成功,国库因商贸与农业的双重繁荣而前所未有的充盈;“格物院”推出的新式纺车、改良农具、廉价纸张已深入民间,切实改变着寻常百姓的生活;廉价书籍催生的“新学”虽未动摇科举根本,却也为帝国孕育了一批通晓实务、思想活跃的新生力量。
皇帝李纯在晚年的一次大朝会上,面对万国来朝的盛景,曾抚着苍髯,对群臣慨然道:“朕得慧宸,如得云台猛将,更得萧何、张良。
古之贤相,或善于治国,或长于谋略,然能如慧宸这般,开一代之风气,奠万世之基业者,未之有也!”
这是对一个臣子,尤其是女性臣子,最高规格的评价。
然而,林薇却在此刻,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她向皇帝上表,请求卸去所有具体职务,只保留“慧宸王”的尊号,将朝政彻底交还皇帝与新一代的官僚体系。
她在奏表中写道:“……臣之功,在于破冰开路。
今冰已破,路已显,当由万千臣民共行之。
臣愿退居格物之院,观星测海,求索天地至理,或能为大唐,再点亮一二前路之微光。”
她并非厌倦,而是清醒。
她深知,一个人推动的变革终有极限,一个健康的时代,应该是由无数人共同塑造。
她的使命,已经从“破局者”,悄然转变为“奠基人”和“守望者”。
皇帝准其所奏。
从此,慧宸王府愈发清静,但格物院却愈加兴盛,成了天下渴求新知者心目中的圣地。
林薇在这里,整理着她一生的知识与见闻,编写着涵盖格物、地理、农工、商贸的《慧宸全书》。
她不再直接干预朝政,但她的思想,她播下的种子,却通过这本书,通过龙渊阁的商船,通过格物院的门生,无声地渗透进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塑造着它的灵魂与未来。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年华已逝、鬓角微霜的林薇,漫步在格物院后的试验田边。
田里,来自龙渊阁带回"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21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