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70292" ["articleid"]=> string(7) "630603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98) "物。

然而,我注意到,他对一些近期发生的、本该是常识的新闻事件显得茫然,而对七年前的某些细节,却记忆得如同昨日。

分别时,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

他说:“很久没和人聊得这么轻松了。”

我看着他那身混乱的时痕,心中默想:对你而言,“轻松”恐怕是一种奢侈吧。

3 时间的悖论之后,我和林序开始偶尔见面。

一起喝咖啡,参观画展,或者在公园散步。

我像一个潜入时间禁地的侦探,试图解开他身上的谜团。

我逐渐了解到他生活的更多细节。

他住在城郊一栋旧公寓里,房间里堆满了画作,大部分是叶晴,小部分是风景,但所有的风景画里,都隐约有叶晴的影子。

他的生活极其规律,甚至可以说是刻板。

每周同一时间去同一家超市采购,每晚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

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绘画和关于叶晴的记忆是鲜活的,其他一切都蒙着一层灰。

我的能力在他身上得到了更惊人的发现。

有一次,我们约好下午三点在博物馆见面。

我提前到了,看到他站在门口,身上最新的时痕显示他刚到不过五分钟。

但当我走近时,我惊骇地发现,那些代表“刚刚”的刻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改变,最终稳定成一个显示他“已等待半小时”的模式。

他的表情也从最初的平静,随着时痕的改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些许等待的焦躁。

<他并非在伪装。

是他的“现在”,在被他的“过去”或者说,被某种固化的执念,不断地修正和覆盖。

另一次,我们聊起一部最近上映的电影。

他表示没看过,也毫无兴趣。

但几天后,我偶然提起电影里的一个经典镜头,他却能准确地描述出来,甚至评论起导演的拍摄手法。

当我惊讶地问他是否后来去看了,他却一脸茫然,坚决否认,并认为是我记错了。

我意识到,林序被困在了一个时间的悖论里。

他的物理时间在向前,但他的主观时间,尤其是记忆和感知,却围绕着七年前那个断裂点,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漩涡。

他无法有效地形成新的、稳固的记忆,因为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在不断地被他内心那片悲伤的沼泽吞噬、同化,或者排斥。

叶晴的死亡"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15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