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8702"
["articleid"]=>
string(7) "630583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782) "前提下,实现规模化生产!”
“而且,我们可以选择比现有材料更优异的新型合金,从根本上解决寿命问题!”
我愣住了。
我看着他。
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
那是一种,创新的光。
是一种,跨界的光。
是我,从未拥有过的光。
我只想着,如何用手艺,去攀登那座山。
而他,却想着,如何造一架飞机,飞过去。
为我,打开一个我从未见过的新世界。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和狂喜的跳动。
我看到了希望。
不是我看到,是他,让我看到了希望。
“石天。”
我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所有的,所有的细节!”
第 13 章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父子俩,像疯了一样。
我们不再是维修工和学徒。
我们是科学家,是工程师,是追梦人。
宿舍,成了我们的实验室。
我的工具,和石天的电脑,摆在了一起。
古老的笔记,和最新的技术文献,堆满了桌子。
石天负责理论构建和方案设计。
他把他的“心雕熔覆”理论,一点点地完善。
从材料选择,到建模方式,到打印头的设计,再到后处理工艺。
每一个环节,他都充满了想象力。
他不再是一个空想家。
他那半年的磨砺,让他变得无比扎实。
他的每一个构想,都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
而我,负责实现。
他用电脑构建出的模型,我用手,去验证。
他提出的一个新的合金配方,我用我几十年的经验,去调整。
他设计的一个复杂的打印路径,我用我的“心眼传”,去模拟。
我们像一个完美的组合。
他负责仰望星空。
我负责,脚踏实地。
“爸,这个螺旋角度,理论上是最优的,但实际加工中,会不会产生应力集中?”
“调整一下曲率,在拐角处,增加一个R角。”
“爸,这种新型的陶瓷合金,熔点太高,激光功率不够怎么办?”
“改变预热方式,用电磁感应,进行分区梯度加热。”
……我们争吵,我们探讨,我们共同进步。
我教他,手艺的哲学。
他教我,科学的边界。
我们之间的那道墙,彻底消失了。
我们失败了无数次。
打印出的样品,要么是精度不够,要么是内部有裂纹,要么是材料性能不达标。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9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