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7969"
["articleid"]=>
string(7) "63057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8章"
["content"]=>
string(2550) "因为“舆论关注度高+历史价值特殊”,审批流程一路加急,纪录片上映前就正式获批了。
唐知远说,这是近年来审批最快的国家级保护区之一,全靠我们的声音档案够扎实,还有网友和媒体的助力。
我坐在电影院里,戴着可视化设备。
纪录片一开场,那些熟悉的声音就变成了暖光,在屏幕上跳动——民国评书的暖光厚重悠远,孩童笑声的暖光明亮活泼,雨滴滴答的暖光细腻温柔……旁边还配着爷爷的笔记字幕,“1945年,巷口评书暗号”“1956年,暴雨后瓦片滴水”,它们缠在一起,变成了一部跨越百年的城市史诗。
我看着那些暖光,仿佛又“感受”到了那些声音,回到了老录音棚,看到了爷爷的笑容,感受到了江沐言的陪伴。
爷爷的声音在记忆里回响:“瑶瑶,你看,大家都喜欢这些声音。”
眼泪无声地流下来,顺着脸颊滑进衣领,带着点微凉。
江沐言坐在我身边,轻轻握住我的手,指尖的温度传来,他在我掌心写字:“所有人都被打动了,他们说谢谢你,让大家重新听见了城市的心跳,还知道了这么多背后的故事。”
我转头看着他,笑了。
虽然听不见掌声和赞叹,但我能感受到现场的气氛,能看到大家眼里的感动。
散场后,好多人围过来,用口型和手势跟我道谢。
有个阿姨拉着我的手,眼里含着泪,用口型说:“谢谢你,让我又听到了小时候的声音,还看到了你爷爷的笔记,太亲切了。”
有个年轻人给我鞠了一躬,比划着说:“我以后也要加入声音保护,留住更多美好,给它们做好记录。”
江沐言带我去后台,唐知远和赵泽宇也在。
唐知远笑着比划:“乐瑶,恭喜!
青云巷现在是正式的国家级城市声音保护区了,你的录音棚就是声音博物馆,下个月就能正式对外开放!”
赵泽宇也走过来,用手语比划:“林小姐,谢谢你。
是你让我明白了历史和传统的价值,开发商那边我已经辞掉了相关工作,以后会全力支持保护区的工作,帮着整理历史资料。”
我看着他们,心里满是感激。
没有他们的帮助和理解,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江沐言在我掌心写字:“乐瑶,你做到了。
你让被"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7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