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7959" ["articleid"]=> string(7) "63057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92) "爷的笔记,上面写着“1998年,瑶瑶十岁生日,在棚里唱跑调的歌,高频音不准但很开心”。

顺着风声里的微弱杂音,我的听觉超敏捕捉到一段模糊的声波,联觉能力瞬间拼接出画面——爷爷抱着我,在录音棚里唱跑调的生日歌。

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想抓住这声音,可它像沙子似的从指缝溜走。

耳鸣突然加剧,我眼前一黑,又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已经在医院了,江沐言坐在床边,眼睛红红的,布满血丝。

“乐瑶,”他在我掌心写字,“医生说,你的高频听力已经全没了,低频也快了,可能只剩半个月了。”

我心里一沉,却没难过。

至少,我已经录了好多珍贵的声音,补全了好多细节,至少,我还有江沐言。

“没关系。”

我在他掌心回写,“剩下的时间,我们接着录。”

江沐言看着我,眼里又心疼又敬佩。

他点点头,在我掌心写下:“好,我陪你。”

8 声燃第三卷:声燃第8章 声音里的秘密武器我们把整理好的“声音档案”交给了文物保护部门的唐知远。

唐知远四十多岁,戴副眼镜,看着挺严谨。

他仔细听了我们提交的录音,翻着爷爷的笔记和我们补充的细节标注,尤其是那段抗日暗号,眼里满是震惊。

“林小姐,江导演,这些声音太珍贵了!”

唐知远激动地说,“这段暗号录音,再加上这些带细节、带备注的声音档案,能充分证明青云巷是重要历史遗址,完全符合‘城市声音保护区’的申报条件!

我们马上启动申报流程,不过正常流程得好几个月,好在现在网上舆论关注度高,又是抗日历史相关的,属于特殊情况,能走加急通道。”

“真的能保住吗?”

我看着他的口型,激动地问。

“肯定能!”

唐知远点点头,“现在网友请愿书都递到市里了,媒体也在关注,再加上这么扎实的历史证据,没人敢轻易拆。

城市更新不能忘了历史,这些声音和建筑,都是城市的宝贝。

我们尽快组织专家论证,争取让青云巷成为国家级保护区!”

赵泽宇听说我们在申报保护区,心里更乱了。

开发商天天给拆迁办打电话,逼他赶紧推进,甚至放话“再不拆,就找别人替代你”。

他晚上睡不着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6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