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7956" ["articleid"]=> string(7) "63057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76) "子”,当时只当是老人念旧,现在想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从柜子里翻出祖父留下的旧木盒,里面装着一本泛黄的日记本,以前他从没耐心看。

这次他一页页翻下去,看到1944年的一段话:“今日与陈兄以评书为号,传递鬼子动向,险被发现。

巷为根,声为讯,不敢忘。”

赵泽宇的手开始发抖,原来祖父不是普通杂货铺老板,那些被他嫌弃的“老古董”,藏着祖父的骨气。

可另一边,开发商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语气强硬:“赵泽宇,下周必须拆!

要是搞不定,你的项目提成别想要了,工作也保不住!”

赵泽宇挂了电话,坐在椅子上,心里像被两种力量撕扯。

一边是祖父的荣誉、老巷的记忆,一边是自己的前途、开发商的压力。

他掏出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雾缭绕里,眼前闪过小时候祖父带他逛青云巷的样子,热热闹闹的,全是烟火气。

“林乐瑶,你别以为靠个纪录片就能改变什么。”

第二天,赵泽宇还是硬着头皮找到录音棚,语气强硬,“公函已经发出去了,再不停手,不仅你们的纪录片要黄,江沐言都可能惹上麻烦。

识相的,赶紧签字拆迁,别连累别人。”

我心里又气又慌,我不怕自己倒霉,可不想连累江沐言。

他为了帮我,已经得罪了拆迁办,要是再丢了工作,我怎么对得起他?

江沐言看出了我的顾虑,私下里拉着我坐在小院的藤椅上,递我一瓶冰汽水:“别担心,我单位支持我的拍摄,公函就是吓唬人的。

而且,我收到个重要消息,说不定能彻底扭转局面。”

他打开手机,给我看一条私信,是个老人发的:“江导演,样片里的评书声是我祖父的!

他当年是地下交通员,用评书传抗日暗号,没想到现在还能听到他的声音。

我祖父说,当年他有个战友姓赵,是青云巷杂货铺老板,也用生意话传暗号,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痕迹。”

我愣住了,眼泪一下子停住了。

爷爷的笔记里确实提过“巷口赵老板,懂评书”,当时我还以为只是随口一提。

“我查了下,赵泽宇的祖父,就是当年那个杂货铺老板。”

江沐言接着说,“这要是能找到证据,青云巷的历史价值就不一样了,拆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6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