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7475" ["articleid"]=> string(7) "630555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42) "焦点。

系统启用“预应力快速张拉技术”,这一技术如同魔法一般,让混凝土凝固时间缩短至 4 小时。

在暴雨的肆虐下,桥面铺装层以每分钟 10 米的速度推进,工人们在雨中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坚定。

当最后一车沥青摊铺完毕时,雨水刚好漫上路基。

但此时,导流系统已经将所有的雨水引入蓄水池,施工现场没有出现丝毫积水。

王强看着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这场暴雨会让工程陷入绝境,没想到沈砚的团队却创造了奇迹。

仓储区封顶当天,施工现场一片忙碌。

108 辆百吨王重卡,如同钢铁巨兽一般,化身“移动起重机”。

它们的吊臂高高扬起,在天空中形成了一片钢铁丛林。

通过系统的物联网联动,每辆车的吊臂角度、承重数据实时共享。

这就像是一个庞大的机械网络,每一辆车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它们相互协作,配合默契。

600 吨重的穹顶钢构件在空中缓缓移动,如同轻盈的鸟儿一般,完成了毫米级对接。

那精准的操作,让人惊叹不已。

地面上,装载着消防系统的车辆同步进行管线预埋。

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将一根根管道准确地铺设到位。

运输照明设备的车队在钢结构缝隙中穿梭,他们小心翼翼地行驶着,确保每一件设备都能安全送达。

整个施工现场,就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钟表,每一个部件都在准确地运行,没有一声鸣笛,只有机械协同的低吟。

这正是系统“零等待调度”的恐怖之处,任何工序的衔接时间被压缩到 30 秒以内。

在这个高效的调度系统下,施工进度如同火箭一般飞速推进。

曾经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仓储区封顶工作,在沈砚的团队手中,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某匿名业内人士在直播中挑刺:“仓储区地面有 0.5 毫米的施工缝,不符合高精度要求。”

他的声音充满了嘲讽和质疑,似乎在等着看沈砚的笑话。

沈砚得知此事后,当场连线直播。

镜头对准正在作业的百吨王,只见车载激光扫描仪自动识别裂缝,那精准的扫描,就像是一双锐利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机械臂迅速伸"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5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