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7457"
["articleid"]=>
string(7) "630554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32) "要变成‘流量永不替身’吗?”
争吵声传到了隔壁办公室的苏晚晚耳中。
她放下手中的文件,对身旁的韩东说:“看,预料中的碰撞来了。
走吧,该我们上场了。”
苏晚晚和韩东走进气氛紧张的会议室。
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静静地听完了双方的激烈辩论。
等声音稍稍平息,苏晚晚才走到会议桌前端,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激动或不服的脸。
“都说完了吗?”
她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让人安静的力量。
“刘老师的担忧,我非常理解,也完全赞同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公共性和真实性。”
苏晚晚首先肯定了老刘,“《真相之刃》的立身之本,永远不会变。
追求流量,绝不是我们选题的首要或唯一标准。”
老刘等人的脸色稍缓。
苏晚晚话锋一转,看向小王和星耀的团队:“但是,小王提供的用户数据分析,同样有价值。
它帮助我们了解当下社会的普遍焦虑和兴趣点。
这并非让我们去迎合,而是提供了一个洞察现实的窗口。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那些重要的、但可能看似‘冷门’的选题,用更贴近当下受众接受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偏远地区医疗问题,是否可以结合‘乡村振兴’的热点来切入?
跨国企业的环保标准,是否能与‘碳中和’的大趋势关联?”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数据和专业对立起来,而应该寻找它们的结合点。
数据告诉我们‘是什么’,而我们的专业判断决定‘为什么’和‘怎么做’。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选题评估矩阵,既考虑选题的公共价值、调查难度,也参考其潜在的社会关注度和传播可能性。
数据是参考系,不是指挥棒。”
韩东也开口道:“苏总说得对。
技术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夺权的。
我们的算法可以优化,比如增加对‘社会影响力’、‘事实核查等级’的权重,而不仅仅是点击率。
我们甚至可以开发一个内部平台,让记者们提交选题意向,并看到基于多维度的评估建议,最终决策权,永远在各位专业记者手中。”
苏晚晚接着宣布:“为了促进融合,我决定启动‘跨界导师计划’。
老刘,你带一带小王,让他了解调查新闻的艰辛与意义。
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5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