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6468"
["articleid"]=>
string(7) "630535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444) "杀谎言,护真相。
第二天采访直播,念念坐我斜后方,手腕 “亲情反馈手环” 闪幽光。
记者问:“温老师,网上说您精神不稳定……” 我拿起案上虫蛀的《孝经》,镊子夹起铅粒补进虫洞:“我这一行,最恨劣本篡改者。”
又补一粒:“监控”,“他干的叫挖改补配 —— 纸面无痕,内里全空。”
念念突然咳嗽,手环亮红。
我换了更钝的补笔:“五年前那夜,是纸寿终章。”
最后一粒铅嵌进 “孝” 字缺口:“AI 训练日志”。
“但有些东西,” 我把书递给主持人,“虫蛀不烂,火焚不毁。”
—— 比如母亲补过的纸。
当晚 #古籍会说话# 爆了,主持人用磁力书签扫《孝经》,铅字重组聚成二维码,扫码后谢辞的罪证瀑布般倾泻。
AI 舆情系统后台报警却建议忽略,它读得懂代码,读不懂真相要用旧纸、虫洞、母亲的血当浆糊才能送到光下。
凌晨三点我收到短信:陆承宇移送取消。
狱医,已换。
<7火舌舔上《疫录》匣时,我反倒松了口气 —— 谢辞终于急了。
消防车冲进来,水枪扫向残卷,纸页没湿先脆了,“咯” 的一声,铜绿锈斑 30 秒就让整匣纸酥成渣。
我笑了,转身冲向院角腌菜缸,缸盖一掀,三年陈卤气直冲头顶。
青梅沉在缸底裹着石灰白霜,我抱起坛子抡圆胳膊:“泼!”
卤水泼上火匣,遇热鼓起白膜硬化成壳,火熄了,书活了。
警察蹲下取样:“这凝胶含人源 IgG 抗体?”
检测报告当晚出来:抗体滴度逐年递增,生日标记精准 ——2020.6.12 到 2024.6.12,全是念念的生日,我每年刺一滴血进去。
记者话筒怼到眼前:“您早知道会起火?”
我摊开手,掌心燎泡新叠旧:“古籍怕火,更怕忘。
我腌的不是梅,是证 —— 时间腌的证,火都烧不透。”
次日,无人机掠过废墟,纸鸢坠落腹裂,病历雪片般散开:“温阮・稽留流产・签字同意”,落款电子章鲜红:国家伦理审查委员会。
账户冻结短信同步弹出:理由:非法处置人类生物遗存—— 谢辞的刀,捅到了 “文明” 的肋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