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6387"
["articleid"]=>
string(7) "630534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26) "的轻视。
会议按流程进行。
各部门负责人用最精炼的语言汇报着全球市场的动态、投资组合的表现、潜在的风险与机遇。
数字庞大得令人麻木,模型复杂得如同天书。
我沉默地听着,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偶尔划动,记录下关键信息。
直到那位负责亚太区科技领域投资的执行董事,用带着几分推崇的语气提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的宸星科技,其创始人凌宸先生凭借卓越的个人领导力和在AI底层算法上的突破性进展,估值在过去一年呈指数级增长,市场期待很高。
我们是否考虑加大投资权重,甚至寻求董事会席位……”凌宸。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我抬起头,打断了他尚未结束的陈述:“关于宸星科技,我建议,立即启动‘深蓝尽调’程序。”
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深蓝尽调”,星曜内部最高级别的调查指令,意味着将动用一切合法乃至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手段,将目标企业从创始人幼儿园时期的表现到其核心代码的每一个字节,都彻底剖析。
“Katherine,”一位资历深厚的欧洲籍董事皱起眉头,手指交叉放在桌上,“宸星科技是目前亚太区最炙手可热的独角兽,是我们重要的潜在合作伙伴。
突然启动‘深蓝’,是否过于激进?
而且,依据是什么?”
我迎着他审视的目光,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依据一,我怀疑宸星科技引以为傲的核心AI算法,存在根本性的知识产权瑕疵,其来源可能涉及不当手段。”
“依据二,”我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将一份刚刚解密接收的简报投射到主屏幕上,上面清晰地勾勒出骆羽珊家族企业与宸星科技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复杂交错的股权和资金联系,“我怀疑宸星科技的核心决策圈,已被竞争对手战略性渗透。
将资金投入这样一个存在巨大潜在风险的公司,不符合星曜一贯的风险管控原则。”
简报上的关联图让在座的几位董事眼神微变。
他们都是在这个丛林里厮杀多年的猎手,瞬间嗅到了其中的危险信号。
“当然,”我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回那位提"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801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