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60736"
["articleid"]=>
string(7) "630436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48) "我悄悄关掉了录音。
相机里,已经储存了上百张照片。
每一张,都是无声的呐喊和罪证。
我随着悲恸的人群缓缓离开,脚步像灌了铅。
回头望去,那两条小船依旧停在江心,像两块丑陋的牛皮癣,牢牢粘在浑黄的江面上。
抽烟的男人又点起了一支烟,模糊的烟雾后面,是他那张模糊而令人憎恶的脸。
他们还在那里,像潜伏的秃鹫,等待着下一场“盛宴”。
回到报社,我立刻扎进暗房。
当照片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时,在现场被强行压抑的愤怒和寒意,再次排山倒海般袭来,比江风更刺骨,更让人窒息。
尤其是那一张——跪地哭求的少年,江心牵绳索价的恶魔,水中沉默的英魂,三者被绝望、贪婪和牺牲残酷地连接在一起。
画面的冲击力,足以碾碎任何侥幸的心理。
就是它了。
我没有丝毫犹豫,选了这张,连同其他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以及一篇措辞克制却力透纸背的文字稿,交给了主编。
主编看完,沉默了许久,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整个编辑部鸦雀无声。
“发。”
他终于吐出一个字,声音干涩。
“明天,头版。
重磅。”
第二天,报纸上市。
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炸开了。
“挟尸要价”四个字,像瘟疫一样疯狂扩散。
街头巷尾,办公室,公交车,网络论坛……所有人都在谈论这起发生在荆江边的、骇人听闻的事件。
公众的怒火如同燎原之火,汹涌地扑向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打捞公司,扑向船上的那几个男人,也猛烈地灼烧着本地相关的管理部门。
电话线路被打爆,官方信箱被塞满,要求严惩凶手、彻底调查、还英雄公道的呼声,震耳欲聋。
压力,铺天盖地。
我身处风暴的中心。
不断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接受同行采访,配合内部陈述。
我的那张照片,被无数次转载、放大,成为了这起事件最核心、最刺痛人心的标志。
然而,在公开的喧嚣和忙碌之下,我保持着一种异常的冷静。
我没有对任何人提起那支录音笔,没有提起里面记录的、关于“段老大”和那些被“摆平”的阴暗往事。
我清楚,照片激起的公愤,或许足以碾碎眼前这几个贪婪残"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83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