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43363" ["articleid"]=> string(7) "630072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50章" ["content"]=> string(3794) "

数据不会说谎。实验动物的组织再生速度远低于预期,且排异反应的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

她的理论,在最关键的一步上,卡住了。

项目组的例会上,气氛压抑。林静将不理想的实验数据如实公布,没有丝毫隐瞒。

”……初步分析,可能是信号分子的浓度配比,或是释放速率的控制上,还存在问题。我建议,下一步调整方案,重新进行梯度实验……”

她的话还没说完,李明就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开了口。

”林组长,你的探索精神,我们都很佩服。”他先是客气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变得尖锐起来,”但是,科研不是凭空想象。‘原位再生’这个提法,听起来确实很振奋人心,可现实依据在哪里?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我看不是简单的浓度问题,而是从根上,这个技术路线本身,可能就走不通!”

他的声音不大,却精准地刺向了林静方案最核心、也最脆弱的地方——超前性。

”我建议,”李明推了推眼镜,目光越过林静,直接看向主持会议的李副院长,”我们应该立刻中止‘主动再生’的全部实验,回归到项目最初设定的‘生物支架被动修复’路线上。那条路虽然慢,但技术成熟,有大量文献支持。这才是对国家负责,对项目负责的态度!”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瞬间引起了在场几位资历较深的研究员的共鸣。他们本就对林静的理论心存疑虑,现在实验数据一出,这种疑虑立刻变成了担忧。

“李明医生说得有道理,科研还是要求稳。”

“是啊,先把基础的支架材料搞好,也算是重大突破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风向,彻底变了。几乎所有人都开始附和李明,要求林静调整实验方向。

陈主任气得脸色发青,刚要开口反驳,却被林静用眼神按住了。

她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各位老师的意见,我听到了。但我仍然坚持我的技术路线。请再给我两周时间,如果两周后,实验数据还没有突破性进展,我自愿退出课题组长职位,承担所有责任。”

她的坚持,在众人看来,近乎一种固执。

会议不欢而散。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林静的肩上。她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一遍遍地复盘实验数据,脑海中疯狂地检索着前世的知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信号分子没错,生物支架也没错……排异反应……等等!

一个被她忽略的细节划过脑海。

前世,在她导师的实验室里,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在信号分子组合中,加入了一种极为罕见、分子结构也极其复杂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类似物。这种物质,能精准地抑制免疫系统对新生组织的过度攻击,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组织修复。

就是它!

林静的心脏狂跳起来。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白细胞介素-10的合成,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极高。以这个年代的实验室条件,想要精确合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她不能放弃。她根据记忆,写下了那个复杂的化学分子式,开始尝试用现有的设备和原料,进行类似物的合成。加热、离心、萃取……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着超越时代的精度。

她的反常举动,自然没有逃过李明的眼睛。他通过安插在小组里的眼线,很快就得知林静在“一意孤行”,偷偷摸摸地搞什么新的合成实验。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08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