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43342" ["articleid"]=> string(7) "630072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9章" ["content"]=> string(3670) "

“是人之常情,但不是正常现象。”林静的眉头锁了起来,“一个阑尾炎手术,在基层医院就能解决。但病人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挤到我们这里来。结果是什么?我们有限的床位和专家资源,被大量常见病占用。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处理的疑难重症,却可能因为床位紧张而延误治疗。今天那个阑尾穿孔的战士,就是例子。这是一种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

她想起了前世已经成熟的分级诊疗体系。大病去大医院,小病在社区。每个层级的医疗机构各司其职,高效运转。而眼下,这个国家最好的医疗资源,正被低效地消耗着。

“这……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赵启明被她一点拨,也反应过来,“可这问题,谁不知道啊?老百姓信不过基层,医院又不能把病人往外推,死结一个。”

“不是死结。”林静摇了摇头,她的目光变得深远,“缺的不是技术,是体系。是信任。”

这个念頭一旦萌发,便如藤蔓般疯长。

接下来的两周,林静利用所有能挤出的时间,不再是只盯着实验室的数据。她开始收集更多关于医院运营、病人流向的资料。她不仅跑遍了军区大院附近的社区卫生站和郊区乡镇卫生院,还托了关系,拿到了北城市过去一年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的运营简报。

社区卫生站里,只有一个老大夫和两个护士。药架上的药品种稀少,听诊器和血压计都旧得掉了漆。一下午,只来了三五个看感冒发烧的病人。

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更糟,院子里长满了荒草,病房空荡荡的,唯一的医生正趴在桌上打瞌睡。林静问他为什么没有病人,他说:“稍微重点的,自己就去县里了。我们这儿,也就看看头疼脑热,开点止痛片。”

巨大的落差,深深刺痛了林静。一边是军区总医院人满為患,一床难求;另一边,是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形同虚设。

她回来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军区“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模式,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初步设想》的草案,出现在了陈主任的办公桌上。

陈主任花了半个小时,仔仔细细地看完了这份不过五页纸的草案。当他放下文件时,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他连忙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看向林静的眼神,已经从欣赏变成了震惊。

这份草案里,林静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军区总医院为核心,联合周边的社区卫生站,建立一个医疗联合体。总医院负责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危重症转诊;社区卫生站则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性病的管理。病人首诊在社区,需要转诊的,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到总医院。总医院的专家定期下到社区坐诊,把技术和信任带下去。

“你……你这是要搞医疗改革啊!”陈主任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这已经不是一个外科医生的思维,这是一个战略家的布局!

“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设想。”林静说。

“不成熟?”陈主任苦笑一声,“这个设想,领先了我们现在至少二十年!方向绝对是正确的,但难度……小静,这不比你做一台手术。这要牵动多少人的利益,要改变多少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要协调多少部门?没有最高层的支持,这就是一张废纸。”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08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