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43266" ["articleid"]=> string(7) "630071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7章" ["content"]=> string(4063) "

“没了!”

宋玉辉摇头道:“最新的文稿,还在撰写。”

李纲说道:“这本书的确好,波澜壮阔,更不乏权谋史诗,也不乏热血忠诚,报国之心。我可以题字写序,以后书开始售卖,记得提前送我。”

宋玉辉道:“世叔放心,我一定安排好。”

李纲写下了一行称赞的话,把三国演义文稿还给宋玉辉,问道:“能写出这样好的词,写出大气磅礴的小说,定然是个饱学的老先生吧?”

宋玉辉点头道:“此人名叫林丰,的确是一个老先生,也算是才学出众。实际上,他是今年参加府试的人。”

李纲眼神若有所思,问道:“此人的立场如何?”

对于人才,李纲先看立场。

一个天生就想着投降求和的人,即便有才华有能力,在李纲的眼中也是祸国之举。

他欣赏主战派。

为国抡才,必须选出为国家奋斗不息的人。

宋玉辉点头道:“世叔一定会喜欢他,因为他肯定是主战派。”

“实际上,我没有和他谈论过对北蛮的立场,去永安县的时候和永安县令聊天,听县令说林丰写了首《满江红。”

“这首词满腔热血,一片赤诚之心,更有报国之志,您一定会喜欢。”

李纲有些好奇,问道:“能写出临江仙,足见他写词的造诣,说说《满江红》。”

宋玉辉直接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西京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李纲闻听此言,脑中仿佛炸了般,瞬间变得一片空白。

许久后,李纲才回过神。

那双睿智深邃的眸子中,流露出浓浓的哀伤,喃喃道:“西京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样的场景,何尝不是我等的心酸呢?”

“我周朝太祖时,天下大一统,万国来朝,四夷宾服,没有人敢对周朝龇牙,疆域更是辽阔。”

“时至今日,北方大片故土被北蛮攻占,朝廷偏安一隅之地,导致无数的臣子苟安求和,没有进取之心。”

“谁还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谁还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真有朝天阙的那一天,我李纲纵然为此流尽鲜血也值得了。”

李纲眼中竟有泪光在萦绕。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李纲想到朝廷偏居一隅,连年遭到北蛮欺压,连西边的羌胡也频频入侵,朝廷许多官员却莺歌燕舞,就忍不住悲伤。

天朝,何时才能振作?

天朝,何时才能强盛?

宋玉辉看到李纲感性的一幕,忍不住心头叹息,这是他不愿意去官场的原因,有太多的憋屈和难受。

李纲如此。

他的父亲也一样。

都想重振山河,却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许久后,李纲才恢复过来,擦拭了泪光道:“让你们见笑了。”

宋玉辉正色道:“世叔忧国忧民,晚辈佩服。也就是你们才能坚持,换做是我,真会感到沮丧,也无法坚持。”

秦氏赞道:“世叔一片赤诚之心,令人佩服。”

李纲摆手道:“无非是苦中作乐,有什么好佩服的。”

“从小读书,一身所学自当报效朝廷。尤其是自打入仕以来,少不了国家的培养,不为国效力,就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大周。”

话锋一转,李纲问道:“林丰要参加今年的府试,人在哪里呢?”

宋玉辉说道:“林先生是我一品楼签订的人,所以我去了一趟永安县,把他接到成都居住,让他专心备考府试,也专门写小说。”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08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