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43118" ["articleid"]=> string(7) "63006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9章" ["content"]=> string(3807) "

真怀念那时候。

爱吃高粱米也不能多吃,年纪大了粗粮不好消化,偶尔吃一顿解解馋,买十斤,够吃好几个月了。

刘老太太又看了看旁边的红小豆,也一样,粒有大有小,有的还带着虫眼。

“这红小豆呢?”

有人买,能卖出去!阮金香强压着心头的狂喜,话音都带着微微的颤音,报了价,“六块钱一斤。”

刘老太太看红豆也没多少,“这红小豆都给我装着吧”,正好回家做红豆沙。

她孙子孙女都在本市读大学,打电话给她说明天周末回来看他们老两口,孙子孙女都爱吃她烙的红豆沙发面饼,正好做给孩子们吃。

看阮金香头发用个布条子扎着,衣裳洗的都快看不出颜色,后背上打了好几个大补丁,暗暗嘀咕,现在还有这么穷的家庭?

这日子得难成啥样。

哎~算了~就当做回好事,“那高粱米也都给我包圆吧。”

阮金香忙点头,热络的应声,“好嘞~”

习惯性的就要有礼的站起来,猛然想到自己的衣裳,动作一下顿住。

来往这边好几次,她也细细的比较过。

她穿的衣裳,和这边穿的衣裳,最大的不同就是花色和扣子。

这边都是中间竖排的,扣子好多样子。

她穿的衣裳是斜大襟,是布做的盘扣。

她现在蹲在这,看到的是后背,这边也有她这样蓝色的衣裳料子,最多会觉得她穿的破烂,却不会觉得怪异。

她要是站起来,这位老人家看她的穿着,也会把她当成疯子吧,估计就不买了。

想到这,阮金香坚定的蹲的实实的,还暗暗往下压了压身子。

不敢站起身,也就不能去和卖鸡蛋的借秤,而且那个方形带着托盘的秤,她就在早市公平秤那看过一次怎么用,她还没学会。

那上面的按钮,斤数和钱数的字,特别少的笔画,和她们那也不一样,她也还不认识。

有些为难,“老人家,我没带秤,在家里都是秤好的,红小豆是。。。” 在脑中飞快换算了下,“红小豆十六斤,高粱米是三十二斤。”

刘老太太也有些为难。

这人看着是穷苦可怜,她才发个善心,包圆让她早点回家。

可连秤都不上,万一骗她斤数怎么办。

穷苦的人,大多淳朴良善,可也有那少数是奸猾的。

就像她下乡的那个村子,村里人都是勤劳肯干,爽快心眼好,人也实在。

村里的干部对她们这些知青也很照顾。

但也有那癞子,偷偷的跑到知青点的屋后,想偷看她们这些女知青洗澡。

也有那懒汉,一年到头挣的工分,还不顶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

这要是故意装成这样,骗她的秤,她和老头子的退休金又不是多的花不完。

正合计着说个借口,就不买了。

卖鸡蛋的大姐倒是热心,“来来来,刘大姨,拿我这称吧。”

老太太总在她这买鸡蛋,那个红豆她也看了两眼,确实像自家种的。

老太太看样也是相中了,这卖粮食的,看着也确是可怜,她就帮个忙卖个好。

抓过两个袋子,挨个放在自己的秤上,“刘大姨,没错,斤数对。” 还多出几两,是大麻袋的重量。

“欸~ 够秤那就行。”刘老太应着。

卖鸡蛋大姐顺手给扯了几个大方便袋,把粮食装进去。

和阮金香又确认了一遍价格,“妹子,红小豆是六块钱一斤,高粱米是四块钱一斤,是吧?”

人家帮忙称重,阮金香感激的忙应声道,“嗯嗯~”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08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