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43117" ["articleid"]=> string(7) "63006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8章" ["content"]=> string(3993) "

可这个加了个“土”字的鸡蛋咋就这么贵?

而且,里面的一个个又大又干净,外面这个上面还沾着鸡屎鸡毛。

就看卖鸡蛋的妇人扯了一个透明的袋子,问,“大妹子,你要多少?”

“先来一斤吧,上回买的说是土鸡蛋,那鸡粑粑都是故意沾上去的,这年头啥都作假。”

卖鸡蛋的边往袋子里装,边保证道,“我这鸡蛋你就放心吃,吃好了下回再来。

我家这鸡,一点精饲料都不喂,咱这蛋黄就是通黄通红,可不是那些喂苏丹红喂出来的黄蛋黄。

你要是不信,我家就住在西边的永茂村,这是我电话号码,你去看看都行。

还有大鹅蛋,鸭蛋,。。。”

阮金香暗暗“哦~”了一下。

她好像听明白了些,早市里面卖的鸡蛋,应是喂了特殊的东西,没有这个土鸡蛋好。

物以稀为贵,那必定是里面卖的鸡蛋产量大喽。

看着路边稀稀拉拉,摆放随意的摊子,她眼中一亮。

这边估计和她们那边是一样,在大集市里摆摊要收摊位费,这路边的只要没有巡街驱赶,就能摆一会摊。

那她也可以试着卖一卖粮食。

阮金香在卖鸡蛋的附近把粮食袋子拿了出来,学着卖鸡蛋的样子,蹲在摊子后。

“卖红豆,卖高粱米喽~”

还学了卖鸡蛋的话术,“都是自家地里种的~”

按着她的理解,自家产的东西,之所以好,是因为没加那些特殊的东西。

她们那边哪有这个地界上的这些东西,那就和自家产的是一样的品种。

这边路上人不如早市的人来人往,但也稀稀拉拉的问着价。

阮金香就看到一个老人家,直接奔着卖鸡蛋的摊子,问都没问价格,直接道,“小张,还是原来那个价吧,给我来二斤鸡蛋。”

“欸~ 刘大姨,又推大爷出来遛弯啊~ ”

“是啊,出来晒晒阳,换换空气。”

刘老太太背有些弯,已经花白的头发她没有染黑色,烫了些弯,带着一副厚眼镜。

推老头子遛完弯,都会来小路这转悠一圈,看看能不能碰着啥好东西。

这条小路上就是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市场,大都是城边子附近的村民,过来卖些自家产的东西。

城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午过来一趟,卖东西的也知道规律,避开就行。

但也有冒充的,从市场批发的养殖鸡蛋,说是土鸡蛋骗人卖。

她常来,有几个熟悉的摊子,知道肯定不是作假。

称完鸡蛋,她拿出手机,扫码支付。

还感叹了句,“我这眼睛啊,又近视又老花眼,啧啧~”

阮金香在旁边看着她手里拿着的那个小扁盒子,又是一阵稀奇,她看周大姨用这个算过账,竟然还能付钱,这地方简直太神奇了。

看老人家推着车路过她这,忙叫卖起来,“红小豆,高粱米,自家种的嘞~”

刘老太太也要买些高粱米,就停下脚步,过来看看。

用手在袋子里抓了米一看,“哎呦,老头子,你看这米,好像真是自家种的。”

大小粒不一,有的还带着虫子眼。

她年轻的时候响应号召,知青下乡,去农村参加劳动,对这些可是懂的。

老大爷看了看,也肯定到,“是自家种的。

多少钱一斤啊?”

阮金香忙道,“四块钱一斤。”她是参考小陈老板那个摊子的价格报的价。

“那行,给我来十斤。”

她们老两口都爱吃,吃这高粱米就想起年轻时下乡的事。

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想吃啥就吃啥,日子富裕,可那个时候正是好年纪,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日子虽然苦,可吃啥啥香,现在老喽~ 吃着挺好的东西都没有滋味。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08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