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43114" ["articleid"]=> string(7) "630069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5章" ["content"]=> string(3914) "

阮金香先去了杂货铺。

“掌柜娘子,大麻袋几文钱?”

“五文,娘子,你要几条?”

“给我来五条。

还有两卷线,五根针,一卷窗户纸,半斤盐巴。。。”

想到一会要去买猪肉,她还特意买了二两黄酒。

黄酒能去猪肉的臊气。

阮金香一样一样的问清价格,掌柜娘子一样一样的给她拿到柜台上。

还买了几样调味料。

加起来,一共是七十二文。

这几样东西,要属盐巴最贵,要四十文一斤。

阮金香买的,还是最普通的粗盐。

最上等的白米是十五文一斤,普通的白米是十三文一斤,算下来一斤盐巴顶得上三斤的白米的价格。

着实昂贵。

阮金香笑眯眯的讨价,“掌柜娘子,我买这许多东西,让两文吧~”

掌柜娘子“嗐!”了一声,“娘子,我这都是小本买卖,赚不了几个铜钱。”

倒也爽快,“我搭你一根针吧。”

“好,多谢掌柜娘子。”

阮金香笑呵呵的付了铜钱,拿出一条麻袋,把东西全都装进麻袋里,背着出了铺子。

又去糖食局,买了半斤饴糖,花了二十五文。

在大集市的肉摊子上买了二斤肥肉,花了五十六文。

想着两个孩子看到糖和肉,大眼睛笑眯成一条缝的样子,阮金香背着大麻袋,心里美滋滋的,走路都轻快了几分。

又去了铁器铺子。

买了把铁镐,买了把剪刀,花了一百九十文。

盐、铁,在大圣朝,一向是最贵的。

阮金香咬咬牙,痛快的付了铜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大姨的小铲子,刨垄太慢,捡的花生就慢。

而且周大姨说了,她弄个几袋子,够榨油的就不去捡了,还是在城里捡废品。

中午也方便回家给小孙女做饭。

她也不能总占用着周大姨的家伙什。

最后,阮金香去了粮铺。

茅草屋里还有不到二斤的白米,一斤的白面,她想买些粮食。

婆母一直没再来,相公也不知道何时消气。

她备些粮食,心里才不慌。

裴家都是地里种什么吃什么,她还是在娘家时,和爹来过几次粮铺,粮铺里各种粮食的价格,她只知道个大概,早就忘了具体是多少。

而且,年景不同,各地是否有旱涝灾情,边关是否安稳,都会让粮食的价格变动。

阮金香进了粮铺,每样粮食都标着价格。

细粮,白米,有十五文一斤,十三文一斤;白面,也是差不多的价格;小米,是十文一斤;

红豆、黑豆,。。。这些杂粮,差不多是七八文钱。

玉米、高粱、糙米,这些粗粮,差不多是四五文钱。

看着杂粮和粗粮的价格,阮金香眸光突闪,若有所思起来。

那边早市小陈老板卖的白米,是三块钱一斤;

和粗粮玉米面是一样的价格。

高粱米这样的粗粮,竟然还比白米贵一块钱,是四块钱一斤。

若是在这边买三斤高粱米,四文钱一斤,花费十二文。

到那边卖高粱米,卖的钱,再换成白米。

这边一斤是十六两,那边的一斤是十两。

换的白米,是她这边的四斤。

那边的白米顶得上这边的最上等的白米,十五文一斤,就能卖六十文。

这一来一往的一倒腾,就能赚四十八文!

得出这个结论,阮金香眼睛亮的都能闪瞎人。

这个买卖能不能行的通,她要试试。

若是成了,她就能天天给丫丫和铁蛋吃白米白面大肥肉。

还能送铁蛋去学堂启蒙。

她再也不用担心被相公赶出家门,会冻饿而死。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708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