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31590" ["articleid"]=> string(7) "629895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3章" ["content"]=> string(3759) "

开馆当天,影像馆外挤满了人——有来支持的老街坊,有高校的影视专业学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工作者,还有从外地赶来的创作者们。广州市文旅部门的负责人也来到了现场,为影像馆揭牌:“‘微光现实题材影像馆’,不仅是一座收藏影像的展馆,更是一座连接人心的桥梁。它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平凡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一份坚守都值得被铭记。”

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有序进入影像馆参观。在“城市烟火”展区,快递员老郑正带着同行们参观《快递人生》的展品——他送快递时用的电动车模型、分拣包裹的扫码枪、还有那件被雨水打湿过的快递服。“这件衣服陪我走过了三年风雨,上面的每一个补丁,都藏着一段送快递的故事。”老郑指着衣服上的补丁,向大家讲述着背后的温暖经历,引得不少观众驻足倾听。

在“非遗传承”展区,梁粤正带着孩子们体验粤剧手型,她耐心地教孩子们做“兰花指”“剑指”,孩子们学得认真,小脸上满是好奇。一旁的小周,则在教观众做简单的竹编小物件,他手里的竹丝翻飞,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个小巧的竹编蝴蝶,引得观众阵阵赞叹。

放映厅里,循环播放着各作品的集锦,不少观众看得红了眼眶。有位老人看完《巷陌茗香》后,拉着林晓棠的手说:“我以前就住在那样的老街区里,茶铺、肠粉摊、老街坊,都是我熟悉的样子,谢谢你把这些故事拍下来,让我想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位年轻妈妈,看完《山海微光》后,在“梦想留言墙”上写下:“以后要带着孩子多关注乡村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傍晚时分,参观的人群渐渐散去,林晓棠和团队、创作者们、主人公代表们,再次聚在影像馆的院子里。陈叔的肠粉摊前,热气腾腾,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肠粉,聊着开馆当天的趣事。韦姐看着身边的孩子们,笑着说:“今天小宇在影像馆里,给很多观众讲了乡村孩子的梦想,说得特别好。以后,我们要经常带孩子们来这里,让他们感受影像的力量。”

江哲拿着摄像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镜头里,大家脸上满是笑容,影像馆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出来,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苏晓冉靠在林晓棠身边,轻声说:“你看,我们真的做到了,让更多微光被看见,让更多故事被铭记。”

林晓棠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安宁与坚定。她知道,“微光现实题材影像馆”的开馆,不是结束,而是“微光故事”新的开始。未来,会有更多创作者带着新的故事来到这里,会有更多观众在这里感受到平凡人的坚守与温暖,会有更多微光,因为这些影像而汇聚、而永存。

晚风拂过,影像馆的招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微光”二字格外醒目。林晓棠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记录真实,还有人愿意传递温暖,这些散落在人间的微光,就会永远闪耀,这些温暖的故事,就会永远流传。

广州的冬晨,薄雾轻笼,“微光现实题材影像馆”外的广场上,早已热闹起来。今天是影像馆“平凡人故事分享日”,提前报名的分享者们陆续到场——有守护城市地下管网的维修工人,有坚持免费给老人理发的理发师,有带着村民种果树致富的村支书,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期待着在微光的舞台上,传递平凡中的力量。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684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