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31559" ["articleid"]=> string(7) "629895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2章" ["content"]=> string(3838) "

1. 基础学习:打好“声、形、情”三大根基

声:坚持“吊嗓子”,夯实唱腔基础

青年演员梁粤:“吊嗓子是粤剧演员每天的必修课,我每天清晨6点就会去粤剧艺术中心的排练厅吊嗓子,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开始,再到经典唱段的演唱,每次至少练习2小时。”

小贴士:吊嗓子需选择安静、空气清新的地方,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练习;初学者可从简单的粤曲小调开始,如《卖花姑娘》《分飞燕》等,熟悉粤剧唱腔的节奏与音调;练习时需注重气息控制与咬字发音,可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口型,确保咬字精准。

形:勤练“基本功”,塑造优美身段

青年演员阿辉:“我以前是影视演员,转行学粤剧后,最大的困难是身段练习。粤剧的‘身段功’包括‘手、眼、身、法、步’,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标准,我花了半年时间,每天练习‘压腿’‘踢腿’‘台步’‘水袖功’,才慢慢掌握了基础身段。”

小贴士:初学者可从“台步”“手型”开始练习,台步分为“碎步”“方步”“圆步”等,碎步多用于表现少女的灵动,方步多用于表现官员的威严,圆步多用于表现书生的儒雅;手型分为“兰花指”“剑指”“虎爪”等,不同的手型对应不同的人物身份与剧情场景;练习时可结合音乐,让身段与节奏相契合,同时注重眼神与身段的配合,让动作更具感染力。

情:研读“剧本”,学会“共情”人物

粤剧艺术中心老前辈:“青年演员最大的问题是‘有情无戏’,即只会模仿唱腔与身段,却无法融入人物情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入研读剧本,了解人物的经历、性格、情绪,学会与人物‘共情’。”

小贴士:学习某一剧目时,首先需通读剧本,梳理剧情脉络与人物关系;其次,可查阅剧目相关的历史背景、民间传说,深入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最后,可通过模仿经典演员的表演,学习如何将情感融入唱腔与身段,同时结合自身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

2. 进阶学习:注重“创新”与“实践”

创新:融入时代元素,让粤剧“年轻化”

“粤韵新声”小组:“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喜欢粤剧,我们尝试将粤剧与流行元素结合,如将粤剧唱腔与流行音乐、说唱结合,改编经典剧目;在服装、道具上加入时尚设计,如在传统戏服上加入刺绣图案、亮片等元素,让粤剧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

小贴士:创新需在保留粤剧核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避免过度追求流行而失去粤剧的本质;初学者可从简单的改编开始,如用流行乐器(吉他、钢琴)伴奏粤曲小调,或在粤剧表演中加入简单的现代舞蹈动作;同时,可关注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结合热点话题,创作贴近年轻人生活的粤剧小片段。

实践:多“登台”表演,积累舞台经验

青年演员梁粤:“我刚开始学粤剧时,很害怕登台表演,一面对观众就会紧张,唱腔、身段都会出错。后来,我主动参加粤剧艺术中心的‘惠民演出’,每月至少登台2-3次,慢慢积累了舞台经验,现在面对观众已经能从容表演了。”

小贴士:初学者可先在小型舞台(如社区活动中心、学校礼堂)表演,积累自信心;表演前需充分准备,熟悉剧本、唱腔、身段,可多次进行彩排,模拟舞台场景;表演后需及时总结经验,听取观众与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684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