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31533" ["articleid"]=> string(7) "629895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3836) "
接下来的日子里,微光影视的团队再次忙碌起来。林晓棠带着实习编剧们,跟着公交司机跑线路,记录下他们的工作日常:早班司机李师傅,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提前半小时到车库检查车辆,只为让乘客能安全出行;晚班司机张姐,车上总放着创可贴、晕车药,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总会主动下车搀扶;调度员老郑,在公交站工作了二十年,能记住每条线路的发车时间,甚至能叫出常坐公交的乘客名字。
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剧本越来越丰满。苏晓冉在剧本里加入了“公交司机们一起为迷路的孩子找家人”“暴雨天里司机们轮流护送学生回家”等情节,让人物形象更鲜活;江哲则计划在拍摄时,用跟拍镜头展现公交司机的视角,让观众能真切感受到他们每天的坚守与不易。
拍摄启动仪式那天,公交公司的停车场里,停着十几辆擦拭一新的公交车,司机们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镜头前,脸上满是自豪。林晓棠拿着对讲机,对着大家说:“谢谢各位师傅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我们一定会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你们的坚守,让更多人看到,在这座城市里,还有这么多默默守护着大家出行的‘微光’。”
启动仪式结束后,林晓棠站在停车场里,看着江哲调试摄像机,看着苏晓冉和实习编剧们记录司机师傅的故事,看着王副导和公交司机们聊得热火朝天,心里满是平静与温暖。她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迷茫与忐忑,想起拍摄《城中村的星光》时的艰难与坚持,想起《片场微光》获奖时的感动与坚定,再看看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所谓“微光永续”,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某一部作品的光芒,而是无数个平凡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热爱,无数个创作者沉下心记录真实,将这份光芒不断传递、不断延续。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广州的街道上,一辆辆公交车载着乘客缓缓行驶,车灯亮起,像一颗颗流动的星星。林晓棠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在了社交平台上,配文:“城市的星光,藏在早餐摊的蒸汽里,藏在绣针的丝线里,藏在公交车的灯光里,藏在每一个坚守热爱的平凡人心里。微光影视的故事,还在继续;人间的星光,永远闪亮。”
发送成功的瞬间,手机弹出了许多消息:陈叔发来肠粉摊新推出的“星光肠粉”照片,说要给剧组留着;小李发来自己快递网点的开业照片,邀请大家去做客;林溪发来广绣作坊的新场景,说已经有五十多个年轻人报名学广绣;张蔓也发来消息,说星芒影视想和微光影视长期合作,一起扶持更多现实题材创作。
林晓棠看着这些消息,嘴角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她知道,《片场微光》的故事已经落幕,但属于“微光”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她会带着团队,继续行走在广州的街巷里,走进更多平凡人的生活,用镜头记录下更多动人的故事,让每一束藏在人间的微光,都能被看见、被铭记,让这份温暖与坚守,永远传递下去,照亮一座城,温暖无数人。
广州的冬晨带着微凉的湿气,微光影视工作室的玻璃门上,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林晓棠刚把“公交司机系列短片”的拍摄计划贴在公告栏上,手机就响了,是广州老街坊协会的李伯打来的:“晓棠啊,咱们越秀区的百年老茶铺‘茗香居’要拆迁了,老掌柜舍不得,好多老街坊也都念叨着茶铺的故事,你们能不能来拍拍,给大家留个念想?”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684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