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531525" ["articleid"]=> string(7) "629895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3514) "

广州的深秋,老街区的香樟树落下细碎的金黄叶片,飘落在广绣作坊的窗台上。《绣针里的星光》成片首映式,就选在这间充满烟火气的作坊里——墙上挂着传承人手工绣制的花鸟纹样,桌上摆着温热的广式糖水,投影仪的光映在斑驳的木门上,将一个个关于坚守与传承的画面,送到在场每一个人眼前。

短片开播后,作坊里格外安静,只有画面里的丝线穿梭声、传承人的叮嘱声,还有偶尔响起的轻微啜泣。当镜头扫过外婆布满老茧却依旧灵活的手指,扫过林溪为推广广绣奔走的身影,扫过年轻学徒们围坐绣架、认真学习的场景时,不少观众悄悄红了眼眶。片尾彩蛋里,那些调研时记录的真实片段——传承人对着空荡荡的作坊叹气、林溪在街头向路人介绍广绣却屡屡碰壁、最终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作坊学绣的画面,更是让现场掌声不断。

首映式结束后,一位穿着校服的女孩跑到林溪面前,眼里闪着光:“姐姐,我也想学广绣,不知道外婆还收徒弟吗?”林溪的外婆闻言,笑得眼角皱纹都舒展开了,拉着女孩的手说:“收,只要你愿意学,外婆就教你。”那天下午,作坊里挤满了想要报名学广绣的年轻人,林溪拿着笔记本,一一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脸上满是激动的笑容。

没过多久,《绣针里的星光》在全平台上线,不仅豆瓣开分8.6,还被《广州日报》等官方媒体报道,#广绣传承人坚守三十年# #微光影视再拍现实题材# 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广州文旅部门特意联合微光影视,推出“老街区非遗探访”活动,组织市民走进广绣作坊、粤剧戏台、老茶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而林晓棠团队则成了活动的“记录者”,用镜头定格每一个传承瞬间。

这天,林晓棠刚结束“非遗探访”的拍摄,回到微光影视工作室,就看到陈导带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是当年《夏日心动》剧组的王副导。王副导手里拿着一份剧本,笑着说:“晓棠,我这几年看着你一步步走过来,从场记到导演,从《城中村的星光》到《绣针里的星光》,真是越来越优秀了。我手里这份剧本,讲的是广州公交司机的故事,他们白天载着乘客穿梭在城市里,晚上还要检修车辆,有的人为了保障市民出行,十几年没陪家人过过除夕,我想把这个故事拍出来,特意来请你帮忙指导。”

林晓棠接过剧本,认真翻看起来。剧本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满是公交司机的日常:凌晨五点的车库检修、暴雨天里护送老人下车、深夜收班后给家人打去的报平安电话……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动人。她抬头看向王副导,笑着说:“王导,这个题材特别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我们工作室愿意和您一起拍摄,江哲负责摄影,苏晓冉帮忙打磨剧本,还有我们的实习编剧们,也可以一起参与调研,收集更多真实素材。”

王副导闻言,眼眶微微发热:“谢谢你,晓棠。以前拍流量剧,总觉得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直到看到你们的作品,才想起自己当初入行时,也是想拍点有温度的东西。现在能有机会拍这样的故事,还能和你们一起合作,我真的很开心。”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684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