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476419" ["articleid"]=> string(7) "628737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00) "每天都能在工作室看到他的身影,他总是有意无意地靠近我,制造肢体接触。

“苏晚,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秘密?”

一次加班到深夜,顾晏辰突然问我。

我吓了一跳,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没有啊,顾先生为什么这么说?”

“没什么,”顾晏辰笑着说,“就是觉得你太神秘了,进步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温景然则一如既往地温润,他经常给我送一些古籍复印件,让我研究书法排版。

“苏晚,你的天赋很高,”他说,“但我总觉得,你好像在刻意模仿别人的风格,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温景然的话点醒了我。

我复制了四大才子的技能,设计水平确实突飞猛进,但我的作品里全是别人的影子,没有自己的灵魂。

这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是致命的短板。

我开始陷入焦虑,看着自己的作品,越来越不满意。

客户也提出了质疑:“苏设计师,你的最新方案虽然专业,但总感觉少了点新意,和你之前的风格不太一样。”

客户的话让我备受打击。

我意识到,靠复制技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必须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可就在我努力突破瓶颈的时候,我的秘密差点被曝光。

一次,我参加一个行业峰会,和陆时衍、沈嘉树、顾晏辰、温景然同时坐在贵宾席。

峰会上,主持人让我们现场设计一个小型建筑模型,限时半小时。

我凭借复制来的技能,很快就完成了模型,设计融合了陆时衍的结构美学、沈嘉树的色彩搭配、顾晏辰的声学设计和温景然的书法排版,堪称完美。

主持人惊叹道:“苏设计师的作品太惊艳了,融合了四位才子的设计风格,简直是集大成者!”

台下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和四大才子身上。

陆时衍看着我的模型,眼神锐利:“苏晚,你怎么会知道我最新的结构设计理念?

我还没对外公布过。”

沈嘉树也附和道:“你的色彩搭配,和我上个月刚研发的配色方案一模一样。”

顾晏辰和温景然也纷纷表示,我的设计中包含了他们从未对外透露过的核心技巧。

我瞬间陷入绝境,大脑一片空白。

台下的记者们嗅到了八卦的味道,纷纷举起相机拍照,问题一个接一个"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436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