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469112"
["articleid"]=>
string(7) "628675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454) "得退化成猴子!”
“炸了我们就直接消失了!”
林阿婆拍着桌子站起来,祖传怀表从口袋里滑出来,在桌上滴溜溜转。
“这比你爷爷岁数都大!
1893年的时空晶体,跟奇点能量波动完全匹配!”
她突然压低声音,“我试过了,把表贴近苹果,烂苹果都能变回新鲜的。”
小李嗤之以鼻:“老迷信!
我这C4炸药才是王道!”
他突然注意到林阿婆的头发——不知何时,她花白的头发竟黑了大半。
林阿婆摸了摸头发,得意地笑了:“瞧见没?
时间倒流也不是坏事。”
科学团队内部因应对方案产生根本性分歧。
74岁的理论物理权威林阿婆提出“双向流动平衡理论”,主张利用祖传怀表内的时空晶体稳定奇点能量。
该怀表经碳14测年显示制作于1893年,其内部结构与奇点能量波动频率存在0.003Hz的共振匹配度。
“时间不是河流,而是海洋。”
林阿婆在论证会上展示的模拟数据显示,双向时间流可使能量流失速率降低至2.1%/天,“我们必须学会在潮汐中航行,而非试图阻挡大海。”
年轻科学家小李带领的“阻止派”则持完全对立观点。
这位 32 岁的量子力学博士团队开发出“奇点爆破方案”,计划使用 238 公斤 C-4 塑胶炸药,在奇点周围 1.2 公里处实施精准爆破,通过冲击波压缩时空曲率(时空弯曲的程度,曲率越大表示时间扭曲越严重,就像把平整的床单中间压出凹陷),强行重启正向时间轴。
其团队的计算机模拟显示,该方案成功率约为 41%,但可能导致半径 5 公里范围内的时空碎片抛射。
“妥协就是慢性自杀。”
小李在白板上绘制的爆破参数图显示,炸药需在 -271℃ 超低温环境下引爆,以避免能量链式反应,“要么完整地活,要么彻底消失。”
团队分裂的临界点出现在林阿婆 5 岁孙子的记忆退化事件中。
这个原本能背诵唐诗的孩子突然无法识别祖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其大脑杏仁核区域的情感记忆关联完全断裂。
林阿婆在监控室调取的能量波动记录显示,孙子失忆前 14 分钟恰好发生一次奇点能量骤降,幅"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43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