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421134" ["articleid"]=> string(7) "627326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3695) "
一九七八年二月十六日,农历正月初十。
对于红旗大队,乃至整个公社来说,这都是一个比过大年还要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他们的市状元、飞出穷山沟的金凤凰——林晚秋,去京都上大学的日子。
天还没亮透,整个村子就提前醒了。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起了炊烟,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激动与郑重。
林家的小院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院子里,公社书记张建军正指挥着几个小伙子,小心翼翼地将林晚秋那只半旧的木头箱子往一辆崭新的“东方红”拖拉机上搬。这辆拖拉机是公社特意派来送晚秋去县城的,车头上还扎着一朵大红花,突突作响的引擎声,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这份独一无二的荣耀。
林满仓,这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汉子,今天破天荒地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蓝色中山装,那是他压箱底的宝贝,只有过年才舍得拿出来。他激动得脸膛涨红,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一会儿帮着递一下包裹,一会儿又去看看拖拉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慢点,慢点,别磕着了……”那紧张劲儿,比自己娶媳妇那天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秀兰则拉着女儿的手,躲在屋檐下,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那些已经说了不下百遍的话。
“晚秋啊,这包袱里是娘给你做的两身新衣裳,还有两双厚棉鞋,京都冷,你可千万别冻着了。这个小布袋里是煮熟的鸡蛋和红薯干,路上饿了就吃点,别舍不得。”
她的眼圈红红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手里不停地摩挲着女儿的手,仿佛想把这几十年的母爱都揉进女儿的掌心里。
“钱和粮票都缝在你贴身衣服的里兜了,不到地方可千万别拿出来。到了学校,要跟同学好好处,别跟人置气。吃饱穿暖,比啥都重要,听见没?”
“娘,我记住了。”林晚秋点点头,眼眶也有些发热。她看着母亲鬓边新增的白发,和那双因常年劳作而粗糙不堪的手,心中涌起无限的酸楚与不舍。
这时,村里的妇女主任李大娘挤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卧鸡蛋,上面还飘着几滴香油,香气扑鼻。
“晚秋,快,趁热吃了!吃了这碗‘滚蛋饺子’,到了外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这是当地的风俗,远行前要吃一碗煮鸡蛋,寓意圆圆满满,一路顺遂。
“谢谢李大娘。”林晚秋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吃着,滚烫的鸡蛋滑入胃里,暖意却直冲心头。
院子里,乡亲们也纷纷拿出自家最好的东西往车上塞。
“晚秋,这是婶子家自己晒的干豆角,你带上,到了京都也能吃口家乡味儿!”
“这是我们家刚炒的花生,路上当零嘴吃!”
“晚秋啊,去了大城市可别忘了我们,有空就给家里写信……”
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一句句真挚的嘱托,汇聚成一股暖流,将林晚秋紧紧包围。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送她一个人去上学,这是整个村子,将他们最美好的希望与期盼,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
终于,吉时到了。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林晚秋在父母的搀扶下,坐上了拖拉机的车斗。
“晚秋——”王秀兰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爹,娘,你们回去吧!我到了就给你们写信!”林晚秋强忍着泪水,冲着父母和乡亲们用力地挥手。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102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