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415615" ["articleid"]=> string(7) "627228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7章" ["content"]=> string(3587) "

“大帅,其实,能不能将这些本地的少数民族,也安上一个名号,我的意思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先祖,也可以是从中原迁过来的,然后帮助他们也修建宗祠?”

潘元胜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这个办法,只是顺带的,主要目的还是龙少华当面,提一下那些三番五次骚扰他的家族。

这些家族将一筐筐的土特产送到潘元胜家中之后,他也琢磨了一下这其中的利弊,最终让他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让提议不显得突兀,也能展示自己的能力。

潘元胜,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其实在当地,有不少人对天朝十分的向往。

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润人。

在他们眼里,天朝的空气都是香的,喝的水都是比自家的甜,月亮也比自己国家的圆。

赵春立也不愧是搞政治的老手,一眼就看到了背后带来的巨大好处。

他幽幽的瞥了一眼潘元胜那嘚瑟的样子之后,当即说道:“主席,潘副部长说的没错,这个事情可以做。让村里的族老出面,修改族谱,加入宗祠的村民,可以在土改的时候,优先选择良田,甚至免除一定的劳役。”

没错,这个时候,还有劳役。就连新天朝,都有劳役,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他们称作义务劳动。

之前委员会定下来的修路工程,就是要征劳役,只管饭,没有工钱拿,但会补贴一点车马费。

不然雇佣工人,政府可没有这么多钱支出。

“首相说的没错,下官都没有想到这一层。”潘元胜悄无声息的拍了个马屁。

龙少华沉思了一会,教育是从娃娃开始抓起,灌输思想,而修改族谱,直接从源头改变,确实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他看了一眼潘元胜,开口说道:“就按首相说的办,对不愿意修改族谱的,也不能勉强。原则是‘民间主导,政府引导,规范管理’。

优先选择那些族源清晰、素有威望且积极配合政府的家族或村寨。只要认同中原文化、心向北圻的族群,将在未来的土地、商贸、乃至参政议政上,能获得更多机会。

但要注意,必须强调汉语学习和中华礼仪,宗祠活动不得违背联邦法律和政策。具体细则,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研究,拿出个方案来。”

“是,大帅!”相关官员起身领命。

潘元胜也坐了下来,满面春风的看了看周围,昂头挺胸的看着主席台,极力地掩饰这内心的活动:“这下可露大脸了,也不枉我这些天耗费了这么多功夫!”

在一旁的梅校长听着他那些建议,此刻看着他这副模样,脸上也多了些赞许,原本他是瞧不上这个善于钻营的潘元胜的,毕竟教育事业,不能有太多的名利场。

但梅校长不是个酸儒,他只是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不太感兴趣而已,潘元胜的这番话,也大大改善了对他的印象。

潘元胜的发言,让本来跃跃欲试的不少官员,更加积极的建言献策。

不少人只恨自己怎么没有抢先一步,被潘元胜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龙少华看向潘元胜的眼神中,带着异样的光彩。

这一幕,让台下许多人都看到了,一个个在心里早就打好算盘,会议之后,一定要向潘副部长好好请教一下。

关于教育这一部分,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082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