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415612" ["articleid"]=> string(7) "627228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4章" ["content"]=> string(3631) "
但龙少华也不会放弃,打算劝说他,让还在鹰酱的原子弹之父邓稼xian,朱光ya,能不能来到联邦,研究核物理。
像还有物理学家吴大猷,龙少华可不能再让他去琉球了,梅校长也已经劝说他来河内大学,担任物理系的教授。
梅校长的学生,数不尽数,像数学家华罗geng此时也还在鹰酱,要明年才会回到兔子那边。
而化工领域专家钱钟韩,此时还在种秧大学任教,不过这个钱钟韩,和三钱是同一家人,估计很难请。
就像导弹之父钱学sen,不知道能不能请回来,估计希望不大。
不过陈省声,应该能劝说回来,他是在80年代,才返回大陆的。
还有郑哲敏,爆炸力学专家,此时跟着学校一起过来了,不过他还是想去鹰酱留学。
龙少华没有阻拦,只是诚恳要求他求学归来之后,一定要返回河内大学,而且还公费派遣了两百名留学生,和他一起留美求学。
梅校长刚要起身,龙少华就站起身来,“梅校长,我也是您的学生,您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
梅校长一生清贫,将所有积蓄都投入了教研,此时这一身崭新的中山服,还是龙少华专门派人给他定制的。
对于龙少华,他也是没有特别客气。
在他的眼中,龙文章父子两个,都是很重视教育的人。况且,龙少华对他非常的尊重,梅校长也把他当成晚辈看待。
他本来都不想担任这个职位,但是百废俱兴,而且龙少华也找不到这么纯粹的教育工作者,三顾茅庐才把他请到了河内。
不过在这个正式场合之下,梅校长微微鞠躬道了声谢,坐下说道:“诸位,教育乃百年大计,然眼下我们面临的几乎是教育断层的情况。在这个地方,原法属时期仅有极少数为殖民者子弟服务的学校,且教授法语越文。
我们随迁而来的师生,加上本地少量华人塾师,师资不足千人。校舍更是奇缺,大多借用祠堂、庙宇甚至废弃仓库。”
“龙帅曾和我说过,现在当务之急,是推行五年制小学义务教育。我非常认同。教材可沿用国内通用教材稍加改编,把重点在于汉语教学和基础算术,算作启蒙书籍。
我已组织人手加紧编写扫盲课本和教师指导手册。我的计划是在每个镇、大型垦殖点,至少设立一所中心小学,村落设教学点。目标是在一年内,让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三成,三年内超过六成。”
龙少华第一个回应道:“同意!后续将税收5%,用来充当教育经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根本。不过,教材得改改,将经典史集翻译成白话文,更适合适龄儿童阅读。我们不是选秀才,选举人,而是普及教育文化,提升百姓素质。”
听到5%之后,赵春立皱了皱眉,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修桥补路,加上教育经费,这样一来,占据了财政大部分收入。
他接过话题,说道:“大帅说的对,之前大帅教诲我,教育是根本,也能同化少数民族。要先招募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人,有小中学文化,或者是小学文化即可。先让他们走进农村普及教育,这一项工作也已经进行当中。”
这个时候,在滇省和壮省,全省文盲率高达85%以上,少数民族地区文盲率更高,部分民族仍处于结绳记事的蒙昧状态。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082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