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3415025" ["articleid"]=> string(7) "627223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795) "

王扬知道被涮了,这妹子绝对是疑心他了,可他表情上仍然镇定自若。

当时车帘没掀,她肯定没看清我的相貌!

再说那牛车离自己有一段距离,自己是呼喊说话,又没说几句,她听声音再像也只能是怀疑而已,除非小胖出来指证,或者那几个家丁认出自己,否则做不了实。

只要挺住不认,一定能动摇她的怀疑!

刘昭看这两人觉得有些古怪,却又说不出到底古怪在哪,再说他满脑子都在想王扬之前提出的几个学术论断,哪还有心思揣摩当前状况?

相比于论诗来说,他更希望听王扬继续解说《尚书》。

他研究了一辈子《尚书》,却不知道原来《尚书》还有种解法。很多困扰他几十年的问题,被这少年公子一说,竟迎刃而解。这种酣畅淋漓的体验,一生能有几回?

“世侄女,快入座,听王公子继续说《尚书》!”

谢星涵微微一笑:“我就不听了。”

王扬起身:“天色已晚,我也该告辞了。”

刘昭一听王扬要走,根本顾不上问谢星涵为什么不听,急得也站了起来:“不能走不能走!还没说完......还没用饭,怎么能走呢?”说着向庾于陵道:“子介,快吩咐下去,我要设宴招待王公子!”

王扬自以为得计,心中高兴,客气道:“这就不必了吧。”

谢星涵在一旁道:“确实不必。”

王扬:......

幸好刘昭道:“怎么不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公子今日以《尚书》教我,我是一定要招待的!”然后看向谢星涵:“世侄女,你也留下用饭吧。”

谢星涵微笑:“既然伯伯要招待贵客,我就不打扰了。”然后看向王扬,似笑非笑:“公子大才,以后有机会一定向你请教作诗。”

王扬心里有些发毛,强笑拱手:“作诗我不懂,若是讨论经学的话我一定从命。”

与此同时,几千里之外的南齐帝京建康城,城郊的一座庄园内,侍卫林立。

一位英俊至极的华衣公子,正在学习骑马。

旁边站着四位技术高超的马术老师,正紧张地注视着公子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生怕他有个闪失。

公子额头上微微有汗,动作非常生疏,可神情却极为专注,拉着缰绳,看着胯下骏马“叛逆”地扭着脖子,兴致越发高涨。

一个老仆上前,躬身道:“公子,半个时辰了。”

华衣公子正玩得兴起,可听说时间到了,立即翻身下马,没有丝毫留恋。

由于动作太快,下马的时候左脚踏偏,身子一斜,差点摔倒。

四位马术老师和十几名侍卫见状急忙抢上前去搀扶。

华衣公子站定,笑着挥手道:“不碍事。”

马术老师和侍卫们这才安心地退回原位。

一个小奴呈上脸巾,公子边擦汗边向外走,感慨道:“半个时辰不够用啊。”

四名侍从快步跟上,一人端着水盆,两人为公子更换衣衫,一人举着托盘,上面有一小杯葡萄酒。

这位刚刚下马的公子便是琅琊王氏的贵公子,竟陵王府首席智囊,有“大齐第一才士”之誉的王融。

此人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嫡传六世孙,所在支脉是王氏家族中最贵盛的一系,年方二十三,便已做到中书侍郎的高位,朝士们皆以为“迁升之速,近代未之有也。”

所以朝中多视其为宰相三公的苗子,认为他三十岁内,便有望荣登宰辅之位!

在南齐帝国所有青年才俊之中,风头之盛,无人可与之相比。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3082562" }